; 顾舟轻声问:“不让你亲眼看到整件事情,你会相信丁家造反吗?”
顾舟记得上辈子,清算丁家的时候,挖出来的罪证有很多。什么贪墨,侵占田地,结交党派等等……这些丁嘉萝都认,她唯独不相信丁家会造反。
丁家从军出身,丁嘉萝骨子里和丁凤眠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
上辈子同样是丁凤山冒充丁凤眠跟着昶王举兵扛起反旗,顾舟那时候压根就不在乎丁凤眠有没有真的反。
他只知道丁家反了,可以解决丁凤眠了。
在大业将近一半的军队之中,丁凤眠有着根深蒂固的号召力。
这样的人不能留,所以上辈子的他根本就没有彻查整件事情。谋反……向来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
重生之后,顾舟也一直在为这件事情纠结。
甚至想,若丁家不反,他可以留着他们。
但和上辈子一样的情况出现了,而且来的更早。好在丁凤眠没有参与,得知这个消息时,顾舟甚至松了口气,他终于找到了能网开一面的理由。
上辈子丁嘉萝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丁家会反,也是有一定缘由的。
但若不让她亲眼看到,他一旦处理了丁家,他们之间又会陷入难解的误会。
顾舟看着丁嘉萝怔住的神色,低声问:“你想让我怎么做?”
丁嘉萝一下子哭的更凶了,她眼泪唰唰唰的往外流,请求道:“殿下,我父王他没有谋反,他也是被害的,您放过他好不好。还有我母妃,她什么都不知道。您都知道的……丁家那么多人……”
顾舟看她抽噎的说不出话来,眼泪越来越多,擦都擦不掉。他只能把她的脑袋按在自己的胸口,低声安慰:“别哭了。”
顿了下,他说道:“我答应你。”
他早就想好了。
怀中传来了低低的声音:“多谢殿下。”
三九二十七天之后,惠帝的后事处理完毕。
顾舟在前朝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改年号为长庆。
登基后的第一封圣旨,就是册封丁嘉萝为皇后。第二封圣旨,是彻查丁家贪墨案。
这样两封都跟丁家有关的圣旨,一荣一辱,在朝野上下引起了震动,但没有人敢质疑陛下的决策。
因为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昶王和丁家谋反的事情还是被顾舟压了下来,对外就说昶王是病逝,而丁家则是为官不仁,贪墨良多,丁凤华和丁凤山被押入大牢,秋后问斩。丁家其余妇孺皆可还乡,永世不能再回京师。
念及丁凤眠有军功在身,准其告老,可协夫人留在京师颐养天年。
丁家倒台后,听说有个之前跟丁家关系很好的官员为了撇清自己,亲自写奏章禀明陛下丁家有哪些污点,认为丁家这处置实在是太轻了。
结果陛下就批了句知道了,随后将这官员贬谪。
之后就再也没人敢提丁家的事了。
深秋,朝廷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一辆普通华贵的马车从皇宫东华门驶出,马车一路穿过内城,西市,外城,一直到了城外的别院。
马车最终停在了一处叫做临水别苑的地方,车帘掀开,顾舟和丁嘉萝从里面走出来。
第64章 冷酷帝王(3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