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个孩子上学的。
      他说:“建军,你看看最近有什么挣钱的门路,我想挣点钱,给静静上学。”
      建军让建业坐下,
      “大哥,你能这样想就对了,静静都六岁了,早该上学了。”
      刘桂芳也开口,
      “让静静明天就去吧,学费我给你先垫上。”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刘桂芳也心疼。
      以前是恨铁不成钢,现在他能硬气起来,当妈的应该支持。
      建业忙感激地说:
      “谢谢妈,等我把地里的红薯卖了,就把钱还给你。”
      今年红薯地,施了杜鹃给的肥料,个头特别大,咬起来嘎嘣脆,还很甜,感觉吃水果一样。
      平常一亩地能产六千斤,今天至少能产一万斤。
      一斤红薯能卖一毛钱,全卖掉就能卖一千块了。
      等有了钱,他就可以跟王雪琴正式提离婚了。
      他想着卖红薯也卖不了多久,还是找一个长期一点的工作比较好。
      建军有点为难,
      “大哥,我现在也只能做做家具卖,也想不出有啥长期的工作啊!不如,你帮着罗海洋他们去卖水果?”
      自从洪水过后,水果店一直由李萍和罗海洋经营着,因为没有了竞争对手,店里的生意一直很火。
      水果店里很缺人手,他们还想着要杜鹃回去呢!
      杜鹃想着干脆让李萍管着吧,她就等着年底分红就好了,有机会还可以做做别的买卖。
      听到建军和建业聊起红薯的事,坐在一旁的杜鹃突然想到一件事。
      有一次,她去饭店吃饭,发现路边有一家炒红薯粉条的小摊,生意很火。
      一份就能卖一块钱。
      而那些粉条最多就一两,只需要在铁板上随便炒炒,就可以卖出高价。
      而一斤粉条的成本价是两块钱。
      粉条只要制作出来,根本不用愁销量的问题,镇上,对红薯粉条很认可,既可以直接炒着吃,也可以炖鱼、炖白菜,健康又营养。
      杜鹃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卖红薯,不如卖红薯粉条。
      建军和建业听到这个想法,都震惊了。
      这其中利润的确可观,本来一万斤红薯只能卖一千块钱,但做成红薯粉条,两千五百斤红薯粉,能卖五千块钱,利润直接翻了四倍。
      只是自己做粉条,需要将红薯粉碎打浆,家里根本没有这个装备啊。
      别说家里没有,村里也没有。
      说不定去镇上能买到粉碎机器,但那个成本也太高了吧。
      还没有挣钱,就需要先花几千买机器,不划算。
      再说,村里还没通电,有机器也运转不了啊。
      刘桂芳也掰着指头算了算其中的利润,四斤红薯能做一斤粉,价格立即就提高了二十倍,如果做成了,真的很挣钱。
      她也很支持杜鹃,愿意出力,帮着一起烫粉。
      只是,她也困惑,把红薯打成浆这一步该怎么解决?
      杜鹃莞尔,既然提出来这个想法,自然是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她以前在农场的时候,见过父母养路队用过的碎石机,无非是用电机带动辊轴转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
      原理都是相同的。
      杜鹃已经想到了办法。

第114章 别的买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