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没钱怎么办?借呗!
村里人都不傻,知道村里现在最有钱的,就属杜鹃了。
两口子都很能挣,平时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别人一年到头吃不了一顿的红烧肉,她家可以天天吃,还跟别人说,那个肉太肥了。
肉可不就要吃肥的嘛!矫情。
她穿的衣服,也是村里最好的,每天看她穿得都不重样,全是从镇上商店里买的。
随便省下一点钱,就够借给他们用了。
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来找刘桂芳,就是希望刘桂芳看在多年姐妹的面子上,让杜鹃把钱借给他们。
当然,如果杜鹃能发发善心,直接接济粮食也没问题。
不知道怎么回事,杜鹃家早稻亩产竟然达到了两千斤,当时大家都震惊了。
别人家都是六千百斤,粮食自然不够吃啦。
高高兴兴来了,却都被刘桂芳怼了回去。
“借钱的事别找我啊,阿娟的钱,我可做不了主。自己找她吧!”
不过,这样的人多了,也挺让人烦的。
粮食不够,可以找村长申请国家补偿,凭什么找她借呢!
杜鹃不胜其烦,立下规矩,
“真的缺钱,可以借,不过要付利息。借十块,一年后需要还十一块;借二十块,一年后需要还二十三块;并且都要立下字据,如果不还,就以物抵钱。”
刚开始闹着借钱的那拨人,立马熄了火,到处放话,
“杜鹃这个娘们,就是一个没有爱心的冷血动物。有钱也不知道帮助别人。那挣钱还有什么意义!”
只有那些真的需要钱,心思正的人,知道需要付利息后,才来找她。
杜鹃也不过是通过这些手段,来约束一下借钱人。
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万一借了不还怎么办?
催帐不但麻烦,还占用大量时间,实在不划算。
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站着借钱,跪着要债,她可不想走到那一步。
更何况,洪水过后,她也意识到,家里的土砖房太不结实了,得赶紧盖房子才行。
她拢了拢钱,盖六间红砖大瓦房,需要四千多块钱,基本够了。
建军很赞同她这个想法,刘桂芳那间屋子都塌了,下一次暴风雨来,剩下的房间,还能幸存多久?
当建军在饭桌上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桂芳、渐江、小花都举双手赞成。
尤其小花,她真的受够了在堂屋里住了。
过来串门的,一进屋就看到他们的床,一点隐私都没有。
刘桂芳关心的是钱,
“阿娟,钱够不够,不够,我这里还有。”
建军笑答:
“妈,你的钱,好好收着,我们的钱够了。就是到时候,可能要辛苦你,给工程队的人做饭。”
刘桂芳笑得眉眼弯弯,
“那还用说,保证让干活的人吃好。”
很快,建军就敲定了一个施工队,图纸也是双方共同确认的,一间厨房、一间厕所、一间杂物间,三间卧室,一共六个房间。
包工头是清风村的,一听说是杜鹃家盖新房,给了一个最低的承包价三千一百块。
不过,砖、沙子、水泥、瓦片这些大件,需要自己购买准备。
这也是考虑到业主对材料的档次需求不一样。
砖、沙子、水泥这几样都好说,就是这瓦片,只有团结湖对岸有一家在卖。
第106章 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