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子里的200瓦大灯泡下,丘贺说:“人心齐,泰山移!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真去做了,没那么难,大伙儿抱团儿去做,更容易!”
妇女们个个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内心充满希冀向往。她们从来没走出屯子,除了一年土里刨食赚下的工分,再就是养几只鸡鸭卖几只蛋,再也没有挣过别的钱。
挖野蒜这段时间,每天都有钱拿,拿这钱去供销社买米,买肉,给孩子买糖,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她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成就感。
同时,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能挣钱,在家腰杆也直了,婆婆对她们说话都比以前客气多了。
她们愿意听丘贺的指挥。
一直到8点多,人们才不舍地散去。
丘贺决定晚两天再走,他要和吴永国在春城好好跑一下销路。
“贺哥,咱们是把用料分发下去做还是开厂?”
“在新房子里做吧,这样好管理,等所有环节都成熟了,再往出放活儿。”
......
“贺哥,我预感未来,咱们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是啊,有你,有我,还有一帮好兄弟,能成,一定能成!”
......
虽然还有很多话要聊,可吴永国明早凌晨就起,只好先各自去睡了。
丘贺躺在炕上,脑子飞速旋转,收山货、做棉裤、搞养殖、种野菜、干装修队、开饺子馆儿......
如果不是因为重生,有后世的积淀,这么干,这么快速的扩张,简直就是自毁前途。
80年代,百业待兴,处处都是机会,把握住,一定要把握住!
他希望屯里、乡里每个屯、甚至整个地区更多的家庭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重生,让他珍重人生,更让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丘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李芹还在新房子里烧炕。
这母子三人,都睡不着。
“哥,你咋还不睡?”
“想的事儿太多了,睡不着!”
“我也是,哥,你说哈,就这半个来月的时间,咱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要不是亲身经历,都难以相信!”
“老弟,不要想那么多,命运给你的,就欣然接受,有哥在,肯定让啥都越来越好!”
“哥,你说让我和小梅去春城学养猪技术,去哪学呀?”
“我明天找李记者,她认识人多,让她帮介绍,去大型猪场学实践,再到农业大学学一下理论,回到咱家还有小猪给你练手儿。”
“哥,你想得可真周到!我以前成天想的都是月底发下来那几十块钱咋花,现在想很多没影儿的事儿!”
丘贺笑出了声音,丘天问他笑啥。
“老弟,那不是没影儿的事儿,人就要敢想敢干,走在时代的前头!”
丘天对这话似懂非懂。
“你睡吧老弟,我去新屋子里看看妈。”
新屋子里没有开灯,李芹坐在灶坑前的小板凳上,往灶坑里添柴火,灶里的火光映照得屋子里忽明忽暗。
“贺,咋还不睡?”
见丘贺推门进来,李芹问道。
丘贺把手放在炕上,黄土抹成的炕面上,热乎乎地。
“快干透了哈!干透铺上炕席就能睡人了。”
“嗯呐!明天就能干透,我让屯子里老白头儿给照着咱家的炕编了4领大炕席。”
&n
第70章 人心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