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跑出门来。
他们大喊着,叫醒了半个屯子的人们。
郭晓和向东家离的近,他们夫妻都跑出来灭火,同时大声喊叫,全屯子的人都醒了。
二大爷耳背,那时,他还在熟睡,就被郭晓从炕上拎了起来。
郭晓怕他们不认帐,就拿了纸笔写了字据,让二大爷和周霞按上了手印。
二大爷夫妻,当然不想按,可吴永国和郭晓都说,按了手印,才算认罪态度良好,事实摆在眼前,也容不得抵赖,二大爷就先把手印按上了。
几个人把2000来斤野蒜搬郑洪保的马车,丘贺和吴永国不敢耽误时间,家里的事,交给了李树坤和郭晓处理。
一路上,丘贺都不说话。
虽然这次放火,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实质损失,可他还是感到了伤心。
丘贺父亲在世的时候,没少帮衬二大爷一家。
二大爷在15年前的秋天,上房扇草,把腿摔折了,二大娘两个闺女一个8岁,一个6岁。只有周霞一个人到生产队出工。那几年年景不好,家家都食不果腹,她拿回来的口粮,根本养不活全家。
丘贺的父母就把自己家的口粮拿出来一些,帮他们全家度过了那年的寒冬和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春天。
按理说,这样的恩情,要记一辈子,可周霞两个女儿长大了,都嫁了条件还不错的人家,她就再也不记得曾经丘贺父母的帮助了。
后世,丘贺看过太多人心的善恶,也被忘恩负义深深地伤害过,可他,还是忍不住伤心。
吴永国也沉默着,重生的他,能洞穿人性,可也一样在内心感叹着人性。
昨天和张立新王聪约好了让他们先到离着最近的劳动公园早市等着,先把吴永国和一部份货送到了人民公园的早市,丘贺来到劳动公园的摊点卸下货,张立新和王聪就跟着郑洪保的车走了。
刚开了两份生意,开票的管理员大妈就走上前来,对丘贺说道:“小贺啊!你媳妇没来呀?!我还有个事儿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呢......”
管理员大妈昨天收下孟茹送的野蒜,20多斤,就地卖了13块钱,这都快赶上她半个月的工资了。
她动了心,要帮丘贺卖货。一大早,她让自己的丈夫替自己的工,自己来找丘贺商量。
丘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两人口头约定,丘贺以每斤4毛的价格送货,一天一结算,卖多少钱,他不管。
当时,管理员大妈就掏出了115块钱,把野蒜收了。
丘贺并不担心她另备货源,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不过,眼看就秋收了,想一下子收上来这么多,也并非易事,更何况,中间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成本。
丘贺在早市上买了一口袋油条和馅饼儿,去找吴永国。
“贺哥,你咋这么快就卖完了?!”
一听丘贺把所有的货都放了出去,吴永国说道:“这样好,王聪和张立新那里也要各自找接手的,那这样,明天我们就都在二商店门口那样的地方卖野蒜,能多收不少钱。”
两人商量决定,今天一起找好两个代售的,明天一个代售点给200斤,吴永国这里能卖上价,先自己卖。
预计这样,一天能多收入100多块钱,同时,做新的尝试,也为日后做别的产品打好分销的基础。
第46章 失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