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天刚蒙蒙亮,路灯还没关。
早市上已经人头攒动了,卖菜的居多,中间也有卖小吃和日用品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丘贺付了车钱,在公园门口找了个位置,他刚要把野菜倒出来,一个手里掐着一把票据的大妈走了过来。
“你卖啥呀?敢用这个位置?!”
“这里贵呀?”
“对呗!别的位置2毛,这里一块!你没看别人都不选这里吗?”
丘贺向四下看了看,早市像条长龙一样,蜿蜒在公园之中,这里是公园的正门,正有提着布口袋和网兜的中老年人往里涌。
“行!就要这里,能不能卖一会儿再给你钱?!”
胖大妈一把撕下张小票儿。
“不行!先给钱。”
丘贺掏出一块钱递上去。他手里只剩下5毛了。
野蒜刚倒出来,就有好几个老人围了上来。
“这东西好啊!这东西,都多少年没看着了!”
一个戴着眼镜儿的老大爷蹲下身子,把一辫子野蒜掂在手上。
“小伙儿,这多少钱?”
“大爷,1块钱一斤,头几份儿买2斤送1斤,这一辫子1斤,只多不少。
“2块钱3斤!”
“不便宜!”
“你便宜些,我们都能买点儿!”
一个卷发的老阿姨也把野蒜拿在了手上。
“小伙子啊!买2斤送2斤!”
老大爷说完就往自己的网兜里装野蒜。
那个卷发老太太也往布袋子里装了4斤。
两人各自扔下2块钱起身就走了。
“我就一个人儿,吃不了那么多,你给我1块钱二斤吧!”
又一个老大爷扔下一块钱,自己装走了2斤。
丘贺的野蒜摊子前,不一会儿就围满了人。
东北人豪爽,买东西从来不墨迹,只是讲价也够狠。
本来预计卖8毛一斤的,最后只卖了5毛。
不过,这东西除了人工也没有别的成本。
那个年代,秋白菜才2分左右一斤。
普通工人一个月顶多挣40来块钱。
丘贺决定薄利多销。
劳动公园的早市能持续到11点左右。
还不到7点,丘贺的野蒜就卖出去了大半。
他的手里已经有38块5毛钱了。
“小伙子,你这野蒜天天有吗?”
来人是一个40来岁的大姐,推着一台自行车,穿着蓝大褂,戴着白手套,看起来像是做小生意的。
“上冻前一直都有!”
“一天能保证30斤吗?”
“能!”
“那把剩下这些都要了,你便宜些给我。上冻前,你天天给我送!”
丘贺激动地把地上的野蒜辫子数了数。
“大姐46斤,你一共给我23块钱就行。”
“不行!给你18块4毛,你得按4毛一斤给我!”
“成!后天我还在这里!”
丘贺接过钱,把所有的野菜都装进了袋子,放在了大姐的自行车后座上。
“整这么多,做咸菜吧?!”
“你还真是好眼力!咋滴?看出我是朝族人了?”
“看你打扮,再听口音,就猜是朝族人,朝族的小根蒜咸菜那可是一绝!”
“对!我给新化副食做咸菜......”
“大姐,这还有两只兔子,你要不要?要的话也便宜给你!”
大姐摇摇头:“下次有活的给我......”
看着大姐远去的背影,丘贺手里紧紧掐着钱,比他在后世一次进帐上千万还要激动得多。
加上之前口袋里剩下的5毛钱,他手里有61块4毛钱了。
“野兔!6块一只!11块钱俩!就剩俩了!谁要?谁要!?......”
第8章 真让人激动!野蒜卖了56块零9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