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阎象向曹昂举荐的人才,正在皖城的太守府中,焦急地来回踱步。
      他时不时凑近门槛,向外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好一会,一位身着甲胄的将军,打着哈欠,缓缓而至。
      “太守,听在下一言,不可出兵啊!”
      刘晔两手一搭,深深一恭。
      刘勋眼里闪过一丝愠怒,强忍怒火。
      这是他决定出兵攻打上缭以来,刘晔的多次劝阻,让他十分不满。
      前两天,江东孙策又派人送来很多金银财帛,以示结盟之好。
      并承诺一起发兵,对上缭形成压迫之势。
      实力和信心急速膨胀的刘勋,已经迫不及待,兵发上缭。
      “上缭虽小,却易守难攻,假如太守兵陷上缭,孙策派人偷袭我方大本营,我方将如何据敌?”
      刘勋已经不耐烦了,道:“孙策已与我结盟,一同出兵上缭,为何会偷袭我后方,子扬多虑了。”
      “再者,若孙策真的敢来,我精锐之兵星夜驰骋,回防皖城,将其夹击于城下,岂不万无一失。”
      “子扬,请勿复言,就在城中安坐,等我凯旋。”
      说罢,不顾刘晔再三阻挠,前往校场点兵。
      “唉!”
      刘晔大袖一甩,仰天长叹道:“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庸才也。”
      随后略思片刻后,道:“与其被孙策所擒,不如早早离去。”
      打定主意后,刘晔匆匆返回家中,收拾细软,待刘勋大军出城后再离开。
      刚回到府中,管家便送来书信。
      “阎兄?”
      刘晔看了一眼封面,微微一怔。
      在出仕之前,他与阎象有过几面之缘。
      时间虽短,但均被彼此才华所折服,结为至交好友。
      刘晔去意已定,此时见阎象书信,忽生一个想法。
      “不如前往六安,与阎兄畅聊天下,饮酒作乐,岂不快哉?”
      他本就是皇室宗族,二十多岁就斩杀扬州当地豪强郑宝,被当地武装和百姓推为首领。
      刘晔不想拥兵自重,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做了他的部下。
      他拆开信件后,仔细读来,本欣喜若狂的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阎兄出山了......曹昂?”
      刘晔细细品味信中内容,据阎象所说,曹昂也料到孙策的假盟之计,如今正率领五千兵马,前来救援。
      刘晔对此并不抱希望。
      双方兵力相差并不悬殊,但是皖城一缺粮,二缺将,对手可是江东小霸王孙策,谁来指挥大军守城?
      曹昂吗?
      他可曾有统兵守城的经验?
      “阎兄,此行危矣!”
      刘晔急得手忙脚乱,连忙写信,派心腹之人出城送信。
      翌日。
      刘勋集结大军完毕,出发前留下心腹之人,与刘晔共同守城。
      与其是协助,还不如说是监视。
      如此一来,刘晔逃跑的计划就落空了。
      刘勋大军走后,刘晔终日惶惶。
      不仅忧心孙策大军来袭,更担心好友阎象被卷入战争中。
      第三日,刘晔在城中巡视,忽闻有人来报,城外有一拨人马,正往皖城而来。
      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刘晔也不清楚来者是敌是友,急忙赶往城头。
      守城将军乃刘勋心腹陈协,他急忙下令关闭城门,全军戒备。
      “陈将军,是何人兵马?”
      刘晔刚到城头,只见不远处旌旗招展,正朝皖城进发。
      “据前沿哨兵回报,敌军打着‘曹字大旗,我可没有听说江淮附近有这号人物。”
      曹?
      错不了,一定是曹昂。
     

第122章 深夜来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