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走不开,再说父亲在旁边,我离开上海看父亲就没有那么方便了,等父亲出来再说吧。”李静静思忖。
“你父亲刑期还有七年零三个月多两天,等他出来,你都老了,不能因为他把你一生也给耽误了。当年大三线建设,我在贵州认识你父亲,我同你父亲是上海同乡,我们结婚了,你当时就这么一点点高”,母亲比划着。
老年人常思既往,母亲继续回忆着。
“我是钳工,你父亲是钳工班班长,手艺在整个厂首屈一指,当时我们厂有三万多人呢。”
“爸爸年轻的时候帅吗?”李静静当时还小,很多事没有什么印象了。
“帅啊,好多小姑娘给他写信呢”,母亲露出少女般的羞涩。
……
从母亲口中得知父辈的生活,年轻的时候他们虽然生活清苦,但很快乐。
肉类配置不足的时候,下班了他们去田里抓黄鳝,捉泥鳅、捕青蛙、逮野兔,甚至还挖过田鼠……
总之他们寻找一切可以食用的肉类,来填充饥肠辘辘的胃。
他们也曾有理想,有热血,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上海来到贵州山沟沟里,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和记忆留在了贵州的大山里。
直到国际形势缓和,三线厂裁的裁撤,搬的搬回原籍,他们随工厂重新回到上海。
父亲从一个钳工做到了工厂的一把手,中间也是付出了个人的巨大努力,但在最后关头,因为金钱迷失了自己,李静静为曾经的父母感到骄傲,为现在的父亲感到惋惜。
记事起,李静静从来没有和母亲敞开心扉聊过这么多,母亲也没有跟她这么详细的聊起当年她和父亲的快乐时光,谁的青春不曾飞扬?
现在父母老了,不能相依相偎,还要隔着一堵高墙,世事真是难料,命运作弄人啊。
回到上海,李静静跟阿俊通了电话,说起同母亲一起去看望父亲的经过,不禁泪湿衣衫。
阿俊安慰李静静,鉴于父亲这种身体状况,说等他回来就聘请最好的律师,争取将父亲保外就医,应该有这种可能。
阿俊还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己父母已经不在了,将来一定同她一起好好孝敬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
夫妻2人说到伤感的地方,竟然双双落泪。
阿俊没有食言,安顿好公司的事情后立马动身来了上海,知道妻子惦记父亲,岳父也是自己的父亲,女婿半个子嘛,他不敢丝毫怠慢。
同行的还有恒昌公司多年来的法律顾问团,3个最精锐的刑事律师,他都带来了,为了保险起见,公司法律顾问团又联系了上海的合作伙伴,一起组成律师团。
上海律师事务所其中两人还是东海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阵容十分豪华、强大,江浙沪一带很多从事法律服务的都是他们的学生。
安排好这一切,阿俊陪李静静回家看望了岳母,听说女婿在帮岳父申请保外就医,岳母感激得泪眼婆娑拉着阿俊的手不肯放,“我们家静静是找对了老公啊,我找了个好女婿啊……”
……
李静静也陪着妈妈哭湿了一包纸巾。
李静静父亲本身符合保外就医规定,再加上通过一番运作,强大律师团的作用还是很显著的,李静静父亲终于得以保外就医。
李静静等父亲休息一段时间后,兑现看望父亲时的诺言和阿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一家人得以团聚。
第55章 李静静探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