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公司成功的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产品适销对路,大家干劲十足。
虽然大幅下调了产品单价,但目前来说市场利润仍然可观,涌入者还在增多,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并不以刘青山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由于核心零部件大家都是进口,技术上差距不是十分大,抬高市场准入门槛的有效办法,似乎就只剩继续降价一条路了,用价格屠刀来吓阻新进搅局者。
打价格战的前提,一是市场规模足够大,二是自己产能足够大,才能通过价格战吃掉别人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还没有取得共识。
公司管理层中有人认为,我们保持现有市场份额,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不通过扩产也能赚更多的钱。
也有人认为通过继续扩大产能,能大幅降低总采购成本,通过价格战,可以销售更多的产品,在总量上获取更多的利润。
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抒己见,争论得不亦乐乎,总之,谁也没有说服谁。
刘青山和阿俊综合研判情势以后,认为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长期保持高利润率的可能性不大。
大家都是同质化竞争,只能向规模要效益,想方设法提升生产效率,扩大市场份额,是人间正道,革命的理想和情怀只能先放一边。
恒隆公司通过了董事会决议,决定继续扩产,再增加10条生产线,将现有产能再扩大一倍。
恒隆公司通过扩产和调价,同时下重金在央视上黄金时间投放广告,硬生生将vcd原来的一个高端小众市场砸成大众市场,使vcd迅速得以普及走进千家万户。
恒隆自己也迅速成长为头部企业,成为了行业风向标,它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引人关注。
比如他请明星代言,别的公司也马上请明星代言,他在央视打广告,别的公司也去央视打广告,他下调价格,别的公司马上跟进调价,恒隆公司由一不小心,由原来的跟随者变成了领跑者,被业界称之为“恒隆现象”。
黄真诚以三个高质量的免费方案赢了恒隆公司的全部广告业务,也跟着挣得盆满钵满。
阿俊从朋友那得到消息,说美国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想与恒隆公司合作,希望能够入股恒隆公司,如果恒隆公司也有这个意向的话,他可以牵个线,帮忙安排双方见个面谈一谈。
阿俊把这个消息带给刘青山,问他怎么看。
“见个面,谈谈也是可以的,看看他们是什么来路,反正成与不成无所谓,起码可以开拓国际视野嘛,哪怕对我们有一点启发也好”,刘青山跟阿俊开玩笑说。
阿俊:“也行,如果有国际资本加持,可以促进我们提高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也会规范一些,对外宣传也是一个亮点,我这就跟朋友说,让他什么时候安排一下。”
大约一个礼拜后,阿俊朋友说安排好了,约好在公司见面,对方一个大中华区经理过来。
刘青山让秘书小王将公司相关材料准备一下,到时候好有备无患。
会谈约在礼拜一上午九点,地点放在公司会议室。
&
第29章 吴杰学成归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