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故事从刘家村展开。
同中国南方大部分的农村一样,刘家村也是绿水青山,袅袅炊烟。
一条小溪将刘家村一分为二,一条毛坯路沿小溪蜿蜒展开。
村口有两棵樟树,相对呼应,最大的一棵约五六个成人才能合抱得住,小溪从中潺潺流过。
刘青山,就出生在这里,湖南邵阳刘家村人,名青山,绰号刘二狗,70年代生人。
自从村里的广播坏了以后,这里就变成了新的广播站,虫鸣的夏天,农闲的时候,妇女们在这洗衣服,男人们在这抽烟,小孩在这里戏水,人们聚拢一起,村里的家长里短,瓜田李下都从这里传播开来。
自刘二狗记事起,所有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朴素的农耕生活。
刘二狗打小时候起,就不是省油的灯,偷人家西瓜,捡人家鸡蛋,折人家甘蔗……这种事反正没少干。
村口有个小卖部,里面卖些村民日常的生活必须品,比如男人们的建设牌香烟,女人们的卫生纸,家里生活的盐、洗衣粉之类的,品类不多,但去的人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男人。
开店的是一个寡妇,她带着一个3岁多的儿子生活。
寡妇姓杨,20出头,虽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了,但特别有韵味,算得上乡村美女一枚,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
丈夫2年前到狼山岭上私人小煤窑挖煤遭遇塌方,人没逃出来,小煤窑老板赔了300块钱,她们孤儿寡母用这300块钱开了这个小店,种着2亩薄田维持生计。
男人们有事没事都到村口买香烟,好色的男人接过香烟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拉拉杨寡妇的小手,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一到傍晚时分,各家的男人们都捧着大陶瓷饭碗,坐在大樟树底下吃饭,女人们不放心自己的男人,也捧着饭碗跟过来,这里又成了天然的食堂。
相对村里某些猥琐男人来说,刘青山父亲是要算是比较正人君子的那种,每次买香烟,他都叫刘青山去,当然刘青山也乐此不疲,建设牌香烟8分钱,剩下的2分钱作为跑腿费,可以买2颗纸包糖,他跟妹妹每人一颗,妹妹也是机灵的很,每次刘青山一出门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屁股后面。
双抢时节,舅舅过来帮忙,收工回来很晚了,父亲同舅舅在喝酒,拿出一毛钱叫刘青山去买香烟。
妹妹睡了,今天刘青山一人可以独得2颗纸包糖,步伐比平时更要轻快一些,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
小店窗口的小木门已经放下来了,大门虚掩着,院子里还有灯火透露出来。
刘青山进了院子,刚要喊“买烟”,突然听到旁边厢房里有水响动的声音,透过木门的缝隙,刘青山看见杨寡妇正在洗澡。
杨寡妇坐在木盆里,香肩凝脂,热水顺着脖子淋下,滑过胸前,一直往下淌去……刘青山看到面红耳赤,第一次有了害躁的感觉。
刘青山赶紧退出院子,往家里跑,跑到一半才想起来,任务还未完成呢,刘青山犹豫了片刻又返回去,一则交不了差,父亲、舅舅他们正在等着的,二则心里确实也放不下那2颗纸包糖。
刘青山怀着忐忑的心情再到杨寡妇家的时候,杨寡妇已经洗好澡了,端着木澡盆在门口倒洗澡水。
“二狗,这么晚了还来买东西?”杨寡妇问他。
刚出浴的杨寡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特别是弯腰倒水的时候,青山尽管低着头,又一次次看见了杨寡妇胸前晃动的两团,晃得有些刺眼。
“买烟”,要不是天色已晚,刘青山通红发烫的脸必定暴露无疑。
“还是找2颗纸包糖?”
第1章 无忧少年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