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缓缓来到六月中旬。
本应是艳阳高照、绿树成荫的盛夏时节,蓝星的北半球却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
白茫茫的世界,天空偶尔飘着雪花,看不到一丁点儿绿色。
当然,南半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各种寒流肆虐的情况甚至比北半球更甚,只不过因为南半球海域面积辽阔,陆地面积狭小,才使其状况看起来稍好一些。
寻星城之中,此时却是过上了真正的夏日。
白天的平均气温保持在28℃,最高气温突破30℃,许多居民都换上了夏天穿的衣服,这又让秦远回收了一大波贡献点。
这几天,秦远先是收了两个名义上的干儿子,然后就是抽时间考察谢瑾的功课。
秦远对她采取的教育自然不可像末世前那样,还要学什么文化课、米国语之类的!
按照他制定的教学计划,总共只有三门课,科学基础、实验课和格斗技巧。
至于其它的文化知识、地理历史等等,只能作为选读课。
这次考察倒是给了秦远一个意外惊喜,谢瑾这丫头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据他的几位研究员教师称,这丫头在科研方面非常有天赋。
特别是在生物学方面,有着发散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简直就是一块搞科研的好苗子。
对此,秦远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神州科研院那些高级研究员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他们虽然都使用过强化剂,还能再搞一二十年的科研,但毕竟不可能长生不老,终有老得干不动的那一天。
为了避免科研院以后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秦远打算开始建设一所培养科研人才的科技院校。
同时,寻星城想要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小型社会,同样离不开教育。
为此,秦远专门召集了一些有教育经验的研究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讨论会,最终敲定了一份有关教育推行的初步草案。
这份草案之中,确定建立一所“星辰学院”,归于神州科研院的下属机构。
这座星辰学院包含三部十二系,分别是低年级部、高年级部、大学部。
十二系则是大学部里的机械电子、理论物理、能源、材料等等专业分类,至于更细致的专业分类,将是进入科研院再选择进修的研究室。
低年级部都是7到12岁的小孩子,这个阶段主要是教授基础知识,培养符合秦远要求的价值观念,至于7岁之下的孩子,鼓励父母在家教育。
中年级则是12到16岁的少男少女,这个阶段以教授基础科学知识,培养科研兴趣为主。
当然,思想熏陶自然不能停下。
进入大学部就是一个分水岭,优秀的愈加优秀,将会得到更多的教学支援倾斜,平庸的学子则会慢慢被淘汰,放弃科研道路转向其他方向。
星辰学院并不收取任何教学费用,但相应的,要求也会非常严格。
毕竟秦远的目的是为他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而不是好心的传道授业,已经为那些孩子开放了一条晋升的道路,是龙是虫就看他们自己了。
 
第136章 建造星辰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