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少人沈梦溪不知道,但九州十四亿人幸存的不足百分之十五,全部集中在还未受到致命打击的东北地区。
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幸存者赶来,最后的幸存者们启用了地下国防网络,收集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和取暖物品。
幸运的是那个时候东北发展速度缓慢,老旧的燃油机车依旧在大量使用,这才避免了因电力中断而造成的铁路交通瘫痪。
作为北大仓东北地区自然是不缺粮的,国有粮库救了大部分人的命,但更多的人死于辐射与核冬天。
这种艰苦的日子一直持续了接近十年,黑暗十年过后经过统计,幸存的下来的人只有六千多万了。
这时核冬天还未彻底过去,但食物储备却迎来了危机,人们不得不冒着致命的严寒重新回到地面,在幸存的军队带领下开始收集物资。
那个时代的九州民族,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一批批青壮裹着笨重的装备,跋涉在生机断绝的土地上,挖掘着一切可以延续血脉的物资。
一队又一队穿着迷彩打着红色旗帜的队伍,不断消失在北方的茫茫夜色之中,奔向当时的生命禁区,北极!
目标是那里的全球种子库。
这场关于种族延续的战争又打了足足五年,无数的青壮和子弟兵倒在了滴水成冰的荒原,少年长成了青年又继续踏上前辈走过的路。
有一天人们发现,五年前最早出发去北极的那几支队伍回来了,只是……此时的他们已经是骨瘦如柴,十不存一。
还能动的人身上都背着跟体型不相符的巨大箱子,还算完好的车上,除了驾驶位以外全都是大大小小的箱子。
身边就是大量的可食用物资,但一个个却饿的只剩一副骨头,刚刚碰到搜救队好多人就倒在了地上再无声息。
那一天,无数人离开相对温暖的地下,熙熙攘攘的涌向地面,为英雄送别。
九州的儿女,凡人之躯却堪比神明。
沈梦溪说到这里不由的湿了眼眶,那个年代的懵懂孩童,现在已经是八九十岁的老者了,他们时常感叹唏嘘,如果不是九州的种子储备库被有敌人有计划的打击,最后十不存一,我们还能有更多的人活下来。
幸运的是,九州的文明并未断绝,在最艰苦的年代人们也没有放弃对下一代的教育,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文明断绝,那九州就永远的消失了,就算有哪一代坚持到核冬天彻底过去,重建也只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了。
依靠着有限的地下热能发电厂,全力保障民生,这一撑就是一个世纪!
第36章 了解情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