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锦宁看看她笑着说
“想到了一首诗”
“什么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奴婢听不太懂,可是依然觉得小姐读的诗好好听啊!而且觉得小姐念的诗说的很像现在这里”
李锦宁给她解释道:
“这首诗的意思是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诗中的风景确实此刻有些相似,但其实是诗人借诗对理想中安静淳朴的生活的向往。所以不是我读的诗好听,是写这首诗的人品性高洁,性情洒脱,所以才写出这样好的意境。
“小姐这么说我明白了,小姐也很喜欢过这样的日子?可是,小姐说的这个诗人一定是位有钱的诗人,穷苦人家哪有空闲欣赏这样的美景,大半的时间都在为填饱肚子发愁,天气好了就早出晚归的干活,下雨天在家也得缝缝补补,做些杂事,穷人家是没有时间休息的。”
李锦宁听了,点了点头
“是啊,真实的生活往往没有那么美好,还有那么多百姓早出晚归,每年到头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世人慌慌张张只为那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这世间万种惆怅!”
采菊见李锦宁又不那么高兴了,忐忑的问道
“小姐,奴婢是不是说错话了,你怎么不高兴了?”
“没有,你说的很对,生活本就是一半理想,一半现实,我们只要面对现实,追求理想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就好了,走了,睡觉去了。”
陆景珂原本打算坐在车里看一会书,听见外面的主仆在说话,又把书放下了,听见李锦宁念的那首诗,很是意外,他以为李锦宁虽说也有丫鬟仆从,但是观她言行举止还有那头小毛驴,怎么也不像大户人家,可小门小户有怎会懂诗词呢?尤其是这首诗的意境很是符合此情此景,她能够随口念出来,想必也是饱读诗书,身上却没有半点文人的气质,而且这首诗艺术手法和涵韵都具有深刻意义,不应该籍籍无名,为什么自己没看到过,难道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
可是听到李锦宁那句
“生活本就是一半理想一半现实,人只要面对现实,追求理想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却沉思了很久,生活就是一半理想,一半现实,理想中的生活很美好,现实生活却是鸡零狗碎,这话放在半年前,他或许不是能十分理解,但是这半年来进入官场,面对上下级之间的机锋,百姓的疾苦,官商勾结,当地豪绅的掠夺,百姓们被层层盘剥,疲于奔命,他慢慢的体会到现实中的生活跟他在书中读到的完全不一样,那些说着清正廉洁的人背地里有可能贪墨的比谁都多,身后挂着的明镜高悬,依然败给了权钱,能够坚持最初的理想,敢为百姓说句实话的人寥寥无几,即便说了,也会受到打压排挤,这就是当下的现实,很多时候自己也迷茫了,现在却豁然开朗,自己就是只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实现它对的起自己的人生就够了。原来她竟是如此通透的人!倒是自己狭隘了。陆景珂想起自己的说教颇有些懊恼。
第 18章 被撩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