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2/2页]

随机丈夫追来了 清汤寡水小白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雪肌如冰似雪,身材绝美,妩媚含情,宜喜宜嗔。
      柳昭仪刚送进宫时,一向稳重不漏声色的延庆帝,在见到这十一公主时,也是看呆了。
      当天就宠幸并抬了昭仪,以表示对柳昭仪的满意和对宝象国的尊重。
      赵持允的长相四分随了柳昭仪的妖艳,让延庆帝都忍不住多偏心些。
      年少时的延庆帝,可以亲自挂帅上战场,如今四十六岁的他,常年的伏案批阅奏折,身体早已不像从前。
      一个雨夜,延庆帝从皇子宫殿返回时,着了风寒。
      太医院的太医轮番医治都还不见好转,一时间皇宫内,有人欢喜有人愁。
      太后便在民间张贴布告,让宫里的妃嫔都去烧香拜佛,祈求老天爷保佑。
      柳昭仪在从宝象国出发来天安国时,路过江南县。当时正是秋季,江南县外的山林一片火红,让心情低沉的柳昭仪有了一丝愉悦,还记得那山上有一座寺庙。
      柳昭仪对于延庆帝并没有什么夫妻感情,在她还是十一公主时,心仪宝象国的登科状元。
      但宝象国皇帝看她姿色最好,许配给状元有些不值得,就把她送给了延庆帝。
      这会见延庆帝卧床不起,太后又下旨让妃嫔烧香礼佛,柳昭仪便有了想法。
      “臣妾柳氏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柳昭仪换了一身素装,略施粉黛的小脸看起来有些苍白无力,此时正在太后的启祥宫前跪拜。
      太后对这位柳昭仪倒没有很喜欢,但也不讨厌,见柳昭仪现在这一副为君担忧的样子,对柳昭仪有些满意。
      “柳昭仪有心了,这是来找哀家有什么事?”
      延庆帝是太后亲生儿子,儿子生病她也没什么心情和这些嫔妃兜圈子,便直接问道。
      “臣妾无能,不能为皇上分担疾病,不能让太后娘娘心安。”
      柳昭仪作势小声哭泣着,身子更是摇摇欲坠,似是为皇上担忧到极点,身边的丫鬟也是连忙上前搀扶。
      “哎~也难为你一片苦心了,皇帝这病哀家也是担忧啊!”
      太后在帘后叹息着,并让身边的嬷嬷把柳昭仪搀扶到屋内坐下。
      “臣妾愚钝,不会那医术,没有办法为皇上治病。”
      那柳昭仪用手绢擦着脸上的泪水接着说。
      “臣妾在来天安国时,路过江南县,听那里的村民说,山上的法喜寺最是灵验,臣妾斗胆请太后批准,许臣妾前去,臣妾愿吃斋念佛,直到皇上安康。”
      柳昭仪说出此次前来的目的,说罢便跪地不起,以示自己的决心。
      太后也是被柳昭仪的表态感动到,人人都羡慕皇帝有佳丽三千,但没有几人是真心对待皇帝。
      太后也是从一代妃嫔里杀出一条血路,才有今天的地位,她也知道妃嫔之间的勾心斗角,此时见柳昭仪这样担心皇帝,不免眼睛湿润。
      亲自拉起跪地的柳昭仪,扶着她的手连连点头。
      “好孩子,难得你这么有心,皇帝没有宠错你啊!”
      柳昭仪见太后点头许肯,也是激动的眼眶湿润,看着就像自己能为皇上祈福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一样。
      给太后跪安后,柳昭仪便起身回了自己的曦华宫。
      坐在轿撵上,贴身宫女紫儿小声问道。
      “娘娘,那江南县虽不是什么穷乡僻壤的地方,但距离京城也要四五天的车程,您这不在皇上身边,其他妃嫔趁机接近皇上怎么样呀!”
      紫儿是柳昭仪从宝象国带来的贴身宫女,是她的心腹,有些事还是经她手做的。
      “这你就不懂了,别看皇上之前身子健壮,可以披甲杀敌的,但底子早已掏空,这一场风寒就令他这般,可想他也没了多少年头了。”
      柳昭仪细细的声音从轿子里传来。
      “皇上一直偏心我儿,但却迟迟未立太子。如果皇上这次撑过来了,一定会立太子,你说,到时候谁最能影响皇上?”
      柳昭仪摸着自己的护甲,眼底一片冷漠。
      “到时候,就只有太后娘娘能……”
      紫儿听到柳昭仪的话,也是明白柳昭仪这么做的意图。
      “我们去江南县,一来让太后觉得我是真心对待皇上,甚至不远千里的去给祈福,二来是我觉得这宫墙太高了……”
      柳昭仪掀起一侧轿帘,看向外面。
      幽深的宫道,现在只有轿撵的咯吱声。深红色的宫墙只有三人高,但是她怎么也盘不过去的……
      上挑的丹凤眼看着空中的飞鸟,一向妖娆艳丽的她,此刻有些落寞。
      第二天,太后的启祥宫陆陆续续有人端着赏赐进了曦华宫。
      柳昭仪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赏赐,眼底却没有什么波动,脸上却堆着笑。
      “谢谢太后娘娘挂念,有劳嬷嬷了。”
      紫儿顺手就把赏钱塞给了嬷嬷和几个小太监。
      嬷嬷不着痕迹地掂了掂手里的赏钱,脸上的笑容也是更深。
      “太后娘娘知晓柳昭仪为皇上祈福的决心,这去江南县一路舟车劳顿,苦了娘娘的身子,昨儿个就安排老奴备好东西,今早就给娘娘送来。”
      “能为皇上祈福是臣妾的荣幸,有劳嬷嬷费心准备了,还请嬷嬷替臣妾向太后问安,臣妾宫中还有些杂事,等处理完定亲自前去谢恩。”
      柳昭仪向嬷嬷行了个礼,言语间充满了对太后的尊敬。
      “那老奴就不打扰娘娘了,太后也吩咐老奴,让娘娘好生歇息,路途遥远,要好好休养才是。”
      说罢,嬷嬷便带着身后的小太监们回去了。
      柳昭仪半倚在贵妃椅上,吩咐紫儿把六皇子叫来。
      六皇子不是皇后所生,理应是给皇后带去喂养。
      但柳昭仪生六皇子时也是差点要了命,加之对柳昭仪的疼爱,延庆帝便把六皇子留在柳昭仪身边喂养。
      柳昭仪把赵持允教养的很好,现在的赵持允虽只有六岁,但每天都认真练习骑射,功课上也是起早贪黑的苦读。
      延庆帝问过赵持允为什么这么刻苦,赵持允是这样回答:天安国有父皇这样的明君,天安国的子民别有现在的生活,孩儿作为父皇的子嗣,不能自夸要超过父皇,但也不能丢父皇的脸。而且孩儿知道自己天赋比不过大哥他们,长大后就做个闲散王爷,帮大哥们维护天安国。
      很难不惊讶,小小的赵持允会说出这样的话。
      延庆帝问他是不是母妃教他的,赵持允摇摇头说,这些话是孩儿自己的想法,母妃常拿父皇激励孩儿,还告诫孩儿不要因为父皇的宠爱就沾沾自喜,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看着那小小的赵持允,虽尊敬自己,但也不卑微伏低,器宇轩昂,延庆帝对赵持允和柳昭仪更是满意。
      这边赵持允被召到曦华宫,得知母妃的意图后,决定去找太后娘娘,准许一同前去江南县。
      太后被这对母子的决心打动,又赏赐了些物件,便让赵持允一同出发。
      柳昭仪和赵持允带着一众侍卫和宫女,坐上马车,便浩浩荡荡地出发。
      踏出皇宫城门的那刻,柳昭仪和赵持允忍不住相视一笑。
      身后的城门越来越远,马车就这样向江南县前进。

第3章 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