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父也笑,这点他还是自信的,沈遗琅一直是他骄傲的存在,“琅儿的夫郎还是要好好相看,我也有打算在母家博陵崔氏里仔细挑选一番,若琅儿有中意其他五姓的郎君……”
博陵崔氏在五姓之列,五姓皆属世家中的顶流,像吴兴沈家,会稽顾家等人员不丰,此朝些许没落的,不能与此时鼎盛的卢王崔等比肩的世家,大家心照不宣地将其排在了中流一列。
虽说人员没落,但吴兴沈氏世代人才辈出,百年世家的底蕴亦不是寻常人家可比。
要说以前崔卢两家世代通婚,聘娶倒不简单,但自先帝破除世家通婚壁垒后,普通人也有可能娶崔氏郎,嫁卢氏女。就说当今崔太后就出身清河崔氏,他自己也是从博陵崔氏嫁入沈氏的。
“若琅儿中意,倒也不是不可。”
且不说家世背景这些软件,光沈遗琅这自身硬件就非常不错,惊才绝艳的玉京第一女郎,哪家小郎君不想嫁?
“主君且宽心吧,玉京不知多少郎君盼着嫁我们女郎呢!”侍长在一旁附和道。
外间角落里,柳见惨白着一张俏脸,此前主君透露出要将他许给女郎做侍郎的意思时,他简直欣喜若狂,可现在如何是好?
柳见心一横,冲进去内室,也不管主君和侍长惊愕的脸,泪水决堤似的直直地往地上一跪,连连磕头。
“主君!奴一心想侍奉女郎,求您成全!”
“柳见,教你的规矩呢!赶紧出去!”侍长见柳见这般,怕惹得主君生气,连忙呵斥。
沈父却拉住他,“这……,柳见,先起来说话。”
柳见在他院里,也是他看着长大的,模样秀气,性子也很是温柔乖巧,可琅儿那意思……
沈父看柳见哭的伤心,终究不忍:“这样,好孩子,琅儿不愿纳侍,我也不好强求,不若先将你调去琅儿院里,你尽心伺候着,日后琅儿会明白你的好的。”
闻此言,柳见激动的又跪下磕头,连连称谢。
若能日日见着女郎,不愁没有机会。
……
这头沈遗琅说处理公务也不全是借口,正值新帝登基,朝中事务确实繁多,要整理的资料不少。
如今朝中崔太后摄政,皇帝处境过于艰难了。想到女皇朱宣,沈遗琅轻轻叹了口气。
但说自己这边也不轻松,先帝在时,主张提拔寒门庶族,以至于世家逐渐式微。
原因太祖是草莽发家,颇不受世家大族待见,适才先帝打破世家间长久通婚的惯例,强迎清河崔氏郎入主中宫,亦就是当今的崔太后。
崔太后可不满这种现状,又逢先帝崩逝,新帝登基,根基不稳,给了崔太后可乘之机。
世家长久垄断仕途的弊端其实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先帝早已预见,大力发展科举,扶持寒门子弟。
沈遗琅自小被传召入宫,选作当时还是皇女的朱宣的伴读。先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名满玉京的“小神女”,常带在身边。
记忆中朱唇玉面的女帝曾笑着问她,“世家女可凭举荐入仕,遗琅可想求个什么官职?”当时她是怎么回答的?
“不,遗琅并不想,若不经历检验,对天下人是否公平?遗琅不经寒窗苦,便是做了官,也做不得好官。”
“哦?你这想法在世家子弟间可不常见!选官的公平?依‘小神女所见,何为公平?”女帝眼里倒映着沈遗琅小小的身躯,等着她的回答。
沈遗琅镇定地回视她道:“有司考试,只在至公。陛下发扬科举,不正是为此吗?”
“哈哈哈哈好一个只在至公!不错,正是如此。遗琅甚得我心!”先帝抚掌大笑。
……
沈遗琅也不负先帝所望,凭着自己得了个探花,当时的状元榜眼皆是年已半百的寒门女子,正值年少的沈遗琅可谓炙手可热,甚至掀起了一股世家女考科举的热潮。
先帝当时有意将她放入翰林继续磨练,前途正大好着,可惜前年先帝崩逝了。沈遗琅秉承先帝遗志,应该算是支持寒门中的一派。
崔太后多次拉拢不成,便开始打压她了,朱宣想为她封授官职,却遭崔太后驳回,理由是年岁尚轻,还需磨练。
沈遗琅并不在意,她倒也不热衷功名,如果可以,她更想在这奇异的女尊世界里四处看一看。
第2章 沈父催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