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秦老看着新闻有一些头疼。
这个社会上,总有那么些人啊,看不得别人好。
本来在国外获奖,是一件好事,而总有人会把这件事情拿来做攻击的武器。
修复了国外的经典钢琴曲,也是好事,可是呢,现在成了攻击楚源的利器。
殊不知,楚源早就修复了国内的古典音乐,并且没有大肆宣传为自己邀功,这样的年轻人此刻却要被全网网爆。
如果心智不坚强的人,恐怕都要动摇了,“自己这么努力,是为了谁呢?”
希望楚源能够放平心态吧。
想着,他拨通了楚源的电话,“喂,楚源,回来了?”
“嗯,您老也知道啦?”
“呵呵,全网都在报道呢,我怎么不知道?你这臭小子,回来也不跟我说一声,回魔都干嘛,直接来京城啊,你孙奶奶还想你呢。”
“秦爷爷,我忙啊,你也知道的,我的第一部电影已经拍摄完毕了,但是院线还没谈下来呢。”
“嗯?是不是又遇到什么事了?”按理来说,上院线并不是什么难事,审核通过,一般都能上,除非又出什么幺蛾子。
“是有一些问题,不过我会解决的,别担心了。”
“嗯,那行,你刚回来好好休息一下,别累着了。”说着,挂下了电话,不由得叹道:“哎,想干一些实事,还真的挺难。”
这部电影是他推荐给楚源的,目的也是为了锻炼一下学院里的学生,整个剧组除了主演们都是由学生组成,没想到都完成了,却在上映的问题上被人卡了脖子。
这不是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么?
而楚源又被全网网爆。
“真没个消停。”秦老摇摇头,戴上眼镜,打开了不常使用的微博,编写了一段话。
“《高山流水》,华国古琴曲,属于华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此曲已经在战争中遗失。”
“《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属于华国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此曲已经在战争中遗失。”
秦老不愧为国内音乐界的泰山北斗,刚一发文,便有许多大拿在下面留言。
“真是可惜,这等惊艳的古曲就这么消失在历史中,我们无法享受,实在是太可惜了。”
“是啊,华国十大古曲,一首都没有留存,实在是太可惜了。”
“除此之外,华国十大古曲,还有《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光看名字都令人悠然向往。”
“此生若能够听得一曲,死也不留遗
第200章 秦老诉控楚源卖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