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启奏皇上,吐蕃来了使者,还有国王松赞干布的亲笔信。”
      李世民身边的小太监立马上前接了信,递给李世民,打开一看。
      原来松赞干布派了使者来大唐,说是朝贡。
      使者还在路上,先派人送信来致意。
      “鸿蒙寺卿,你看看。”
      李世民把信给了李道宗。
      鸿胪寺卿就是古代的外交官,此时的鸿胪寺卿是李道宗担任。
      小太监把信给了李道宗。
      看了信,李道宗禀道:“皇上,吐蕃与我大唐未曾联系过。”
      “倒是隋炀帝大业四年,吐蕃使者来过,那是第一次。”
      “算起来,这次来我大唐,是吐蕃第二次与我们中土联系。”
      李世民微微颔首。
      “那鸿蒙寺卿觉得该如何招待吐蕃使者?”
      李世民问道。
      李道宗思索片刻,说道:“当年隋炀帝也只是在朝堂上见了一面而已,所以臣建议就依隋朝旧事,在朝堂上见见即可。”
      李靖却走出来禀道:“陛下,微臣有话说。”
      李世民点头。
      “鸿蒙寺卿有所不知。此次吐蕃恐怕是来者不善。”
      “隋大业年间,吐蕃囊日论赞在位,那时的吐蕃尚不强盛。”
      “而此时的吐蕃是松赞干布当权,国内的文臣武将众多,战士几十万。”
      “他们和周围的吐谷浑、党项时有矛盾。”
      “此次吐蕃出使大唐,微臣以为是看我朝中虚实。”
      李靖是兵部尚书,对周围的势力时刻关注。
      吐蕃国内发生的事情,他打听得一清二楚。
      “那李爱卿觉得该如何应对吐蕃使者?”
      李世民问答。
      “臣以为应该严阵以待,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唐的威严。省得他们在西边打我们的主意。”
      李靖是大唐的鹰派人物,对外敌就是一个字:杀!
      “臣附议。”
      徐世绩第一个赞同。
      朝中武将都赞成。
      “好,做好准备。鸿胪寺卿前去迎接,翼国公带着玄甲军一起去,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军威!”
      李世民下旨。
      李道宗和秦琼接旨。
      “微臣领旨。”
      随后,李世民便宣布了退朝。
      ..........
      数日后,
      秦琼和李道宗带着吐蕃使者进了长安城。
      这次来长安城的使者居然有三百多人,出乎李道宗的意料。
      从朱雀大街到承天门,街上的百姓围观。
      他们第一次见吐蕃人,觉得很是稀奇。
      吐蕃人看长安城更是刘姥姥看大观园。
      “这么好的京城,如果我们也有多好。”
      吐蕃使者阴恻恻地笑道。
      秦琼冷眼看,紧握手中金锏。
      若非不斩来使,就凭这一句,秦琼就想打死他。
      走进太极殿。
      李世民正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侍立两侧。
      李道宗和秦琼拜道:“启奏皇上,吐蕃使者已到。”
      吐蕃使者这次带队的是松赞干布的叔父哥斯拉。
      此人辅佐松赞干布平定内乱,掌控了朝局。
      吐蕃统一,便看上了富庶的大唐。
      哥斯拉带着使者进长安城打探虚实,如果大唐强盛,就服从,如果大唐虚弱,就趁机吞并吐谷浑、党项等部。
      “伟大的大唐皇帝天可汗,我是吐蕃的使者哥斯拉,我奉吐蕃伟大的王松赞干布命令,出使大唐,愿意两国交好。”
      哥斯拉出来简单行礼,看起来有点漫不经心。

第52章 接见使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