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悟的课,一共三个部分,先生花了约一个时辰。
最基础的,就是讲修行的理论,也就是什么是道。
接着便是教了叶枫一套感悟天道的心法、动作和呼吸方法,此法每天需要分早晨,白天和晚上反复修习,结合上对道的理解,便可开悟。
最后就是关于整个炼精化气各个阶段的表现。
炼精化气第一个阶段是开悟。
开悟之后,人体可以感受到天地元气的存在,同时将天地元气纳于体内。
能纳气于体,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开穴培元。
纳于体内之气,就会转换成修行者的真元,这些真元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直到脚底的涌泉穴,一共汇聚于人体的三十六个气穴之中,然后以这三十六个气穴为节点,行于任督二脉,慢慢的改变修行者的体质。
随着修行者气穴不停的壮大和体质的改变,这个时候,就会真元转为液体,在丹田形成气海,而气海成,则炼精化气算是大成。
之后,真元继续积累,到一定程度,丹田容不下气海,液体的真元则会开始凝结,化作雪山,真元由液态开始凝结成固态的那一刻,修行者就突破到了化神期。
而化神期的整个过程就是将气海转为雪山,随着转换,最终雪山也达到丹田极限,便雪山崩塌,转为内丹,是为结丹期。
…………
对于道的哲学,如何打坐呼吸,以及各个阶段的划分,叶枫都能理解,唯独不能明白为什么按照固定的姿势来冥想和呼吸,就会导致头顶可以把元气吸进去。
还是那句话,不科学。
还是那个关键点,两个世界观不兼容。
这份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不理解,便带来了一个很恶劣的后果,那就是,叶枫完全找不到先生所说的那种对天地有所感悟的奇妙感觉。
回了自己的小屋,按先生所说,冥想了一个时辰之后,他最终昏昏沉沉的在床上盘着腿睡了过去。
而宗门的道藏阁里,先生却又开始翻阅各种典籍,一边翻阅一边记录,一边在纸上写下了无数个“无”字。
不知过了多久,先生终于又在一本古籍中找到了一个记载。
在千年多前,也有人把元气入人体之后转换成的真元,称之为“?拧薄
…………
接下来的日子,叶枫的生活开始规律了起来,说直白点,就是每日不断的感悟。
第三日晨课,叶枫交了抄写的一百遍《芒种赋》,而这一天的晨课上,第二个弟子也开悟了,居然是宋逸清。
这日深夜,在两个时辰的感悟失败之后,叶枫顿感心烦气躁,索性停了打坐,去了竹林深处,唤来了冰墩墩,喂了几滴血,玩闹了一会儿,又忽然想起,这几天夏言冰都没来过了。
于是第四天,叶枫回了一趟星月峰,将衣服带回去交给李安平的同时,询问了一下,才知道,那夜夏言冰溜跑出来玩,第二天便被宗主给拎了回恒阳峰,闭门修行,以备战两个月之后宗门内举行的岐山盛会选拔赛。
少了个干扰修行的不安定因素,叶枫觉得这是上天都在眷顾自己。
上天都来帮忙了,还不够臭屁的呀!
于是叶枫又静下心来,每日重复着打坐,呼吸,冥想。
第五天,芒种阁的弟子又开悟了两个,这两人是来自第三世界的穷苦人民。
看来,开悟跟身世背景没有什么关系。
第六天,继续有人开悟,而叶枫去竹林里找冰墩墩的时候,发现冰墩墩似乎给他的感觉有所不同,虽然他看不出什么道道,但他很怀疑,冰墩墩
第026章 开不了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