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最后,这江海同天鸳鸯涮的名声传到了其他镇子,还有州府。
到了官员沐休之日或者节日,这食味馆门口,人流就没断过了,代购黄牛党也跟着沾光,一起赚得盆满钵满。
那一日,州府的光禄寺少卿携带妻女远道慕名而来,之前他听官场同僚说这里的黄金羹是玉手调来颜色匀,黛峰蒸出金黄深,鸳鸯涮则是绛龙之游戏铜釜,白凤之舞引旋行,光是听这样的形容,已经让他馋涎欲滴,恨不得立刻尝上一口。
这光禄寺少卿叫做李云东,今年三十,家境殷实,在整个州府内可谓是富甲一方,但是这李云东却没什么爱好,唯一的嗜好便是吃,是州府有名的美食家,外号李大桶领。
趁着沐修之日,李云东在代购黄牛党那里花高价购买了鸳鸯涮和黄金羹的排号牌,坐等开桌食之。
刚坐下,店小二就贴心地送上一份菜品的涮锅烫煮时间表,避免烫得时间太短而食物过生得病,或者时间过长后煮的食材太老而嚼不动。
铜锅摆上,小碳火烧着,屋里弥漫着阵阵麻辣鲜香,从锅里到心里,还没动筷,已经能感觉到那麻辣味在味蕾里蔓延。
红白汤锅如同八卦阵,沸腾的红辣椒在红油厚底中旋转而舞,白胖胖的肉丸子在奶色汤中你追我赶,滚滚冒泡的一红一白又如同水中鸳鸯嬉戏玩闹,不愧名为江海同天鸳鸯涮。
旁的装盘小柜里,摆盘着最新鲜的食材,脆生生的青菜,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腌制入味的酱牛肉,粉白的鱼片等,可以随时准备入锅。
用特制的长筷,李云东拈起一片毛肚,在红油汤中涮上一涮,立刻卷曲,带着袅袅的热气在调味香油里一裹,放进了嘴里。
油香,蒜味,麻辣,脆毛肚一起在嘴里释放,张扬着,爆炸着,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出来,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真是辣得太爽了,李大桶领马上对辣开战,大有越战越勇的气势。
吃够了辣汤,下些蔬菜在白汤里,菜叶吸饱了白汤的骨髓精华,纯正香浓。
最后上了一碗黄金羹,就是画龙点睛,一小碗根本不够家人分,每人分了一点,就那么一点点蛋羹,居然让李大桶领就着饭,吃了三大碗,最后撑得已经站不起来了,还是下人扶着,才慢慢站起来。
他的妻女也是对今天的饭菜,交口称赞,说这是她们吃过最好吃的饭菜。
回去之后,李大桶领更是对食味馆的饭菜念念不忘,甚至还写了一篇《鸳鸯赋》,一篇《黄金凝》,辞藻华丽,字字珠玑,且充满了人生感悟和世间哲理,让人在对美食更加向往。
这两篇美食文引得众多的文人骚客争相模仿,一时间食味馆的声誉和人气又上了一层楼。
其实鸳鸯涮的大获成功,最高兴的不是张掌柜,而是艾家人。艾家以鸳鸯涮的食谱方子入股食味馆,占1成的鸳鸯涮利润,光是这个月,艾家的收益就是近一百五十两,如果在各地的食味馆推广鸳鸯涮的话,获得的利润只会更多。
而且这个鸳鸯涮的成功,也是艾馥没有预料到的,如果一定要有个原因的话,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美食的热爱,才会那么快就接受了辣,而且大有无辣不欢的架势。
第60章 李大桶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