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便至少生活着十六万人。
顺天府内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完全是因为李佑想更快的踹开工业革命大门,在府城周围建立了大量的轻工业厂房,并为它们配备了数量众多的工人。
为了保住这些工人的就业,也为了让工厂的产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李佑又凭空创造出了规模庞大军公教团体,并故意拔高了他们的俸禄,使整个大唐拥有了极为旺盛的内需。
而公职人员的旺盛的需求,同样也影响到了底层的百姓,加之做生意和当工人来钱要比当农民轻松,于是大量头脑灵活的自耕农便将田地租种给了其他人,带着全家老小进城务工去了。
恰逢李佑下旨允许各地开办官营工厂,这批主动进城的农民便很顺利的在各地府城扎了根,如此工人和小商贩的规模便更大了,而他们的消费又带动了大唐整体消费产业的扩大和发展。
不断膨胀的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自耕农进城务工。
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变为工人,导致了越来越多与之配套的公职人员诞生。
越来越多公职人员及工人,导致越来越膨胀的需求。
再加上李佑下旨命内阁严防粮价上升,以及授意户部在各地成立农场平抑粮价,可以说只要他将这套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组合拳坚持打下去,再有个十来年大唐绝对能踹开工业革命的大门。
但是人口虽然疯狂的涌进了城,但是各地县城的住房及配套实施却还没跟上,城市居然变的拥挤不堪了起来!
于是,当夏元吉请求扩建顺天府城的奏折递上来后,李佑立刻便想到了后世......
不过李佑并不准备炒地皮,这样只会彻底葬送了他心心念念的工业化,他选择主动让自耕农以最小的代价变成市民,随后再充分开发他们的需求扩大内需。
就在郭守敬带领属下不断开出购房凭证之际,更是听到了一阵紧密的马蹄声突然从远处传来。
\"八百里加急!\"
\"阻拦军报者,杀无赦!\"
两名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从远处飞奔而来,他们的背后两杆绣着‘驿字的红旗迎风飘荡。
\"快,快让出一条路!\"
眼看街道尽头的骑兵已经拔出马刀,在现场维持秩序的锦衣卫千户张鼎武,急忙命令手下将人群分开,为两名骑兵让出了一条两米左右的道路。
其实不用张鼎武命令,原本挤在路上排队的行人非常自觉的向两边跑去,他们又不傻,自然是知道阻挡传令骑兵的后果。
轰隆隆!轰隆隆!
马蹄踏在水泥路上,发出了沉闷的马蹄声,也就眨眼的功夫两名骑兵便冲过人群跑了过去,二人一直奔至兵部衙门口才算停下。
\"江东急报!\"
\"江东急报!\"
第330章 江东急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