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自太宗以来,我大唐便再未改革过官制。”
于谦皱眉沉声道,“且前些时日,按照您的指示已经颁布施行了‘群相内阁制,短期内再行改革恐怕会影响朝堂稳定。”
张居正同样紧锁双眉,一脸凝重的劝解道:“殿下,微臣以为于公所言甚是,短期内连发两诏的确会使朝堂不稳。”
夏元吉也拱手附和道:“启禀皇殿下,臣认为于公与张相所言极是。”
看到众人出言反驳自己,李佑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这个穿越者当的也忒失败了,居然连个独夫民贼都当不了,随即便有些忍不住想发火。
“不知殿下欲采用何等官职?”
兴许是看出了李佑的不爽,理藩部尚书姚广孝揉搓着佛珠笑吟吟的问道。
李佑在心里悄悄给姚广孝竖起了大拇指,准备等日后找机会让姚广孝上前线镀镀金,好好给对方升上个两三级爵位。
“自安史之乱来,三省六部制的缺陷也越发明显,且宫内时常发生政变,所以孤仿照周礼,准备设立中央十二部!”
听到李佑这么说,所有的人都是一脸懵逼。
但是听不懂详细内容没有关系,李佑的话里头,有那么几个字还是能听懂的,比如说六部的‘六,十二部的‘十二。
看着台下的各位大佬都愣住了,站在一侧的沈剑星可不能让场面冷下来,当即就是高声大喊道:“殿下英明!”
议事大厅内,除了沈剑星的鼓掌声静悄悄的,着实让李佑十分尴尬。
“殿下,不知何为九部制?”
过了好一会儿,于谦率先起身打破了此时的尴尬。
李佑一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官制章程,一边讲解道:“九部,乃是由六部扩展而来,除去旧有的吏、礼、户、工、兵、刑六部,以及新设立的武、医、商、督察、理藩院四部,孤将整合锦衣卫和禁卫军,设立主管宫中示意的内务部。”
李佑简单的解说着十二部制度,而经过他这么简单一说,台下的诸位大佬们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这十二部和以往的六部相比,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户部被一分为二,从掌管天下所有土地,赋税等事务的大部门,变成了只管土地户籍事务的部门,而赋税被单独列出来成为商部。
李佑搞出来的十二部制度,乃是参考了明朝的六部制、唐代群相制、后世带嘤的内阁制度的究极融合怪,虽然有些怪异,但是也不至于太惊世骇俗。
毕竟明朝时期的那些制度,基本上都是根据唐朝、宋、元明清的历史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加以修订改良,并不需要什么新颖别致的东西。
李佑现在搞出来的十二部内阁制,其实是有点类似于后世白头鹰的三权分立,只不过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这套制度还是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了后门的。
而这种模式,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封建社会里面皇帝是绝对的领袖,皇帝做的决定就代表了整个帝国的决策方向和未来走势。
但是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否,也恰恰都维系在了皇帝的身上,如果连续两、三代皇帝都是昏庸无能或残暴荒淫,那么也会迅速的土崩瓦解。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每一个华夏人的体内,都住着一个独夫民贼。
第244章 十二部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