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虽然李佑给他的命令,只是打退敌人继续南下的战略,但他却并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相反他打起仗来十分勇猛,甚至被瓦剌人称呼为‘马太师。
要知道,从大元建立伊始,只有那些最能打的人,才会被蒙古人封为太师,而瓦剌人却尊称他为'马太师',由此可见蒙古人对马芳的畏惧。
\"诺!\"马芳手下的传令兵,恭敬的行了个军礼,转身下去传令。
呜!呜!
呜!呜!
集结的号角声响起,散落在林中的唐军将士们,快速的向主帅马芳的方位集结而来。
诺森布里亚人的首级,被唐军随意的扔在了地上,等待着他人的收拢。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已全部集结完毕。
在马芳的率领下,唐军缓慢的向前推进,准备走出森林。
第二旅的三千余名战士,随着马芳走出了森林,在敦霍尔姆堡南方的一处平坦荒草地里,整齐的列好了队列,等待着诺森布里亚大军的到来。
此时已是晌午时分,太阳已经高高的挂到了天空,雾气也早已散去。
第二旅的‘犀渠战旗迎风飘扬,显得格外醒目。
\"各部埋药填弹,准备迎接敌人的冲击。\"
随着马芳的命令,唐军士卒们整齐有序的排成了三个纵列,打开腰间的火药包开始装填火药和铅弹。
此次北上,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李佑将近两个月火器厂新生产出来的燧发枪,全部下发配给了第二步兵旅。
而且,为了防备全员火器化后,被敌军骑兵骑脸输出造成严重的伤亡,李佑还命令武科主事毕懋康,打造了许多十八世纪早期的套筒式枪刺。
这些枪刺全部是用土制小高炉,练出的粗钢所打造的,虽然模样不如后世的精巧,但却是李佑目前所能制作武器的上限。
而另一方面,毕懋康在打造这些枪刺时,还拉上礼科主事宋应星,开始研究起如何在铳管和炮管里制作线膛。
甚至,他们二位还拉上了一票高官及大匠,按照李佑给出的‘弗格森后装燧发枪图纸,试图制作出更为先进的后装燧发枪。
第158章 全员火器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