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 夫纲不振[2/2页]

福宝种田忙致富 北山一瓣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景孝帝凑到贵妃耳边轻声说:“趁着在外面没有琐事打扰,咱们努努力,再生一个……”
      马栏村。
      苏大壮的油作坊已经开业了。之前收油菜籽的时候,苏福就偷偷分批把空间里的油菜籽也移进了大壮的仓库,所以菜籽油的产量还不错。
      苏大壮给景孝帝上贡了两坛菜籽油,还去福记酒楼找王掌柜谈了供应协议。其余的拿到四壮的铺子卖。
      苏老头跟里正商量了一下,给马栏村的村民每家每户都分了一小包油菜种子和辣椒种子,还不够大面积种植。
      里正也跟大伙儿说得明白,辣椒本身就产量高,一年能收好几茬,有这点种子自家很快就能培育出更多的辣椒种子。
      至于油菜籽的培育,现在苏家自己也在摸索阶段。有人想给油作坊提供原料可以一起摸索着种油菜,若只是自家吃的话,这点种子拿去也够了;若是想等明年苏家人种成了再跟种,那时候种子是要花钱买的了。
      五婶婶觉得苏家小气,都那么有钱了还要收种子钱。
      里正直接怼了回去:“老五家的,你摸着良心讲,即便是不在苏家这里拿种子,你去官府、去铺子,哪儿的种子不要钱?何况人家苏家给的种子还是外面买不到的高产作物,价钱也只有官价的一半,你若嫌贵,退回来我都收了!”
      “我也收了!”
      “我也收了!”
      五婶婶见附和的人多,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是小声嘀咕着:“他老苏家穷了那么多年,活到现在还不是靠咱村里帮衬!咋能忘恩负义呢……”
      “我呸!”这次不用里正说话,九爷爷的拐棍就抡过来了:“他苏家来咱们村子也有一百多年了,虽说是落魄的书生,可是读书人的风骨还在!就算是卖祖产过活,也没欠过谁家一文钱!今天大伙儿都在这,都摸着良心说说,苏家人可有白吃白拿过谁家的东西?”
      “没有!苏家确实是有问我家借过粮,但每次还回来的都是一两不少,还多放两个鸡蛋,苏家人从不做让别人吃亏的事!”这事儿马三叔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两家邻着,平日里帮衬苏家最多的就是马三叔。
      “是呀!他家生小五那年跟我家借过红糖,没过多久苏老头上山打了只野鸡卖了,就赶紧把红糖还我了,也是给我多放了俩鸡蛋!”
      “人家现在还建了学堂让咱们的孩子读书,那学堂的地、学堂的先生、还有学堂的一日三餐,哪一样不是苏家的啊!”
      “我听说苏大壮之所以种地种得好,就是因为他是按照书上写的去种地的,那你说咱家娃娃读了书,是不是也能把地种得更好?”
      “肯定能啊!我家那个皮小子我都不指望他考童生考秀才的,就好好给咱把收成提上去,咱这日子就能越过越红火!”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都是苏家的好,也没人再搭理五婶婶了。
      五婶婶心里也懊恼,之前都想好了要跟苏家搞好关系,咋就管不住自己的臭嘴呢!
      五婶婶双手合十拜了拜天:“老天爷啊放我一马,今儿是我犯浑我知错了,晚上回家不要再烧漏锅子了……”

第四十一章 夫纲不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