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章 无为而治[2/2页]

没有玉玺怎么办 神说要有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裴大人的此话,未免过于极端了吧,”小吴道长也是鼻子冷哼一声,口中继续不依不饶,“若是真的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又不以各种暴政折腾他们,不去损伤他们的利益,而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他们哪至于铤而走险,又怎会生出祸端?”
      “道长,你的思想,未免太过于理想化啦!我且问你,倘若真如你们道家所说——常使民心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治——那我朝的天启皇帝又何必呕心沥血地去拯救黎民于水火,并竭力开创这大周的万世基业?”
      裴固所说的天启皇帝自然是指周帝凌熹,不过他在与人辩论的电光火石之间却全然忘却一个细节——那大周皇帝把年号由“天启”更改为“昭德”,早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但是,小吴道长却不乐意再搭理这位中大夫了,只见他果断坐了下去,然后便提起茶壶,开始自斟自饮起来。
      对于天下大势的分分合合,以及封建王朝的更迭轮转,他显然不好再过多的说什么——更何况,最新一个王朝的皇帝此刻正端坐在台上看着他们!
      不过,大冢宰慕容仲慈却又起身站了出来,“老夫认为,裴大人刚才所说的甚有道理……几千年以来,我华夏一直都是王者执一的泱泱大国!我观那《汉书》就曾经有言: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这也正是我朝皇帝在一统江北之后,所坚持倡导和贯彻的啊!”
      听到六卿之首当场赞誉自己,中大夫裴固无疑更加的得意忘形了,他又继续向大冢宰回敬过去,“冢宰大人说得很对——如果能使整个九州的风俗、习惯都趋于一致,如此就可教化万民,最终实现统一的霸业。反而观之,那道家所谓的通过无为、好静,来使民能够自化、自正……真不知这是从何说起。”
      “各位大人,如今我皇王者归来,正是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届时让那各地诸侯尽皆称臣,通达之属、莫敢不从!”大冢宰慕容大人也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又转身对着整个大殿侃侃而谈。
      平寇将军裴侩闻听此言,立即便单膝下跪于地,无比虔诚地说道,“陛下,臣愿作为前部先锋,亲率虎贲营出关杀敌,定要一举拿下那李氏后凉的都城丽子园。”
      太子凌宏光也不甘落后,腾地一下便肃然起立,“儿臣愿随同裴将军……”
      大周皇帝眼见于此,心中自然万分欢喜,但他却意气风发地挥手打断了太子的话,“朕既要开创万世基业,又何必急在这一时!太子,你也要记住——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可是孔夫子留下的珍贵智慧!”
      “是,儿臣谨记!”
      大周皇帝于是又朗声说道,“既说到这孔夫子……朕看各位爱卿刚才所争论的,无非就是你们都偏向于孔孟儒家,而不认可道家的不同主张……”
      周帝的此言一出,小吴道长也不由得侧耳聆听。
      却听他又继续说道,“但朕以为,在我大周王朝创立之初,当时也本就是百废待兴;尤其是在我西征大军遭遇祁连山雪崩之后,全国上下都开始休养生息。这十二年以来,朕又何尝不是在无为而治呢?”
      只见六皇叔马上躬身说道:“陛下圣明!早在我新朝的创立之初,就贯行黄老学说,使民同利,号令阖于民心,因此万民得以休养生息,才有了如今的繁荣昌盛。”
      大冢宰也附和道,“六皇叔所言甚是。老臣以为,陛下之神功圣化,不输于大汉朝的文景之治,理当著于竹帛以流芳青史!”

第49章 无为而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