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 母后息怒[1/2页]

没有玉玺怎么办 神说要有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
      明鹤天与小吴道长二人一大早就赶到了宣室殿——这宣室殿位于未央宫的南侧,大殿的左前方有一道很宽很长的缓坡,可供几辆马车同时行驶而不拥挤;靠右边则是几丈高的台阶,自下而上的分成了三层,中间又留了两个承上启下的大平台,两边都装饰有数不胜数的龙凤石雕。
      众人拾级而上,远远的就看见了那极其雄伟的宫殿屹立在自己眼前。那宫殿的屋顶椽头上都贴满了金箔,门扉上也装饰着金色的花纹和晶莹的玉饰,紫红色的地面全部是由云南大理的云石拼接而成,闪闪发亮、光彩照人。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侧整整齐齐地坐下,他们全都身穿着红黑朝服、头戴着丝织玄冠。
      靠近中间的主通道,全部铺了色调沉稳的龙凤纹绒毯,那地毯的四周又衬以几圈回纹重叠,显得肃穆而大气——六皇叔和太子等王公贵族无不是靠近通道坐在最前方,其后则是三公六卿等一应大臣。
      太医府的人自然也悉数在列,此刻却只能待在大殿的靠后方。
      明鹤天也不理会任何人,只和小吴道长随便找了个空的暖席便盘腿坐下。
      不一会,就听中常侍丁全吆喝道:“陛下驾到”……所有人于是匆忙起身行那三拜九叩之国礼。
      等到行礼完毕,大周皇帝却并未开口说话!
      只听中常侍丁大人朗声说道:“今有明家少主明鹤天,引荐终南山的吴道长亲为陛下诊治病疾——陛下有旨:明卿二人的一片赤诚之心实在难能可贵,但是鉴于吴道长的医理难循、医法罕见,前日间更与那太医府之人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今日且在这宣室殿,着众大臣深入商榷——朕的这个病,往后到底怎么治?”
      大厅立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无不是战战兢兢,噤若寒蝉。
      少顷之后,只见一个修长的身影站了出来——他因为身材非常高大,这导致他的脖子稍微有点前倾,从侧面看过去,似乎有一点驼背的感觉——此人正是六皇叔,他除了有皇叔的尊贵身份,又是三公之一的太傅,所以更能做到便宜行事。
      只听他慢悠悠地说道:“陛——下、列位臣公,既然无人应答,那本王就先抛砖引玉了!这几日以来,我已听那王太医以及多位太医一一所言,陛下此病的关键乃是调息静养。也许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就可大有好转。臣以为,陛下实在没必要听那江湖道士如此荒唐的一面之言,而冒此等大的风险呀!不知道各位大人是否认同此理……魏北王,你认为呢?魏北王——”
      “是,是!皇叔言之有理。陛下,臣弟附议!”二王爷凌琪本来正心不在焉地想着其他的什么事情,此时也不得不起身站了出来。
      他本是周帝凌熹的次兄,因此早年被敕封为魏北王——后来他为了避讳而改口自称为弟弟。他向来心思单纯,不知为何却单单愿意顺从于六皇叔?
      只听他又继续说道:“臣弟认为,皇兄向来由太医府的人照料着,他们也必然更加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现在正到了治疗的关键时期,陛下又岂能将自己的安危与健康全系于外人一身。”
      明鹤天虽然坐在原地一动未动,但他口中却是忍不住说道:“你说的那些太医府的人,他们不是没有把陛下治好吗?”
      坐在不远处的平寇将军裴侩忍不住哼了一声,他语气不善地说道:“太医府自有太医府的医法。再说,不管太医府的人再怎么不济——这大周王朝却也没人会答应——任由你们在陛下的身上动刀动枪……”<

第35章 母后息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