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明家宗祠[1/2页]

没有玉玺怎么办 神说要有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吧——我们去祠堂。”
      跛子万福忽然听到明鹤天这一句话,嘴巴惊愕得发不出任何声音。外面依然飘着鹅毛大雪,最关键的是现在已经临近午夜时分,少主居然想着此刻要去明家宗祠?
      院子里已经堆满了雪,除了廊道拐弯处有几处灯光散出以外,其他地方显得既白又暗。下人们都早已歇下,四下里除了风裹着雪的声音,简直是万籁俱寂。
      两人于是盏着灯,并排着向后院走去。
      明家宗祠,位于开国府的东北侧。
      祠堂大殿的正前方,有一道令人震撼的石牌坊,上面雕刻出万马奔腾、旌旗蔽日的战争场面。那浮雕以流畅强韧的弧线和犀利挺劲的直线,完美地交融搭配,刚柔并济、栩栩如生。
      虽然有积雪堆在浮雕的凹陷线条处,很多轮廓也已经被遮挡,但那些武士和将军依旧清晰可见,他们或提长枪,或持刀剑,看上去全都威严肃穆,杀气腾腾;风雪之中的战马也是姿势各异,有的仰天嘶鸣,有的四蹄腾空,如风如电。
      牌坊正后面,有一段青石板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祠堂正门。只见头顶上方悬挂着一块御赐的金匾,上面镌刻了四个鎏金大字——“懿德永晖”,正是当今圣上亲自书写。
      大门两边还挂了一幅楹联,上书“千古不易惟光明故,百世如斯簪缨世族”。几根方形的石檐柱,从大门两侧依照开间排列出去,显得无比气派。
      进殿即可瞧见一座圆形的博山香炉。香炉为陶瓷烧制而成,其顶上有镂空的方形盖,呈现出隐约重叠的山形,其间更雕有飞禽走兽。香炉中,丝丝白色烟气正缭绕升起。
      殿内四处都有灯火,只见梁头、驼峰、斗拱等建筑构件,都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雕刻组成,更辅以精妙绝伦的清晰彩绘,真正是匠心独运、世所罕见。
      正对着大殿也有一副楹联,上书“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正中间即依次摆放了明家列位先祖的灵位:
      最高处的第一排正中为:“先祖拓跋封,虎烈将军。因改为明姓,也称明封。”
      再往下,每一排的的正中分别是:“其子明奈,西戎校尉。”
      “其子明大成,辅国将军,领琅琊太守。”
      “其子明玄武,云麾将军。”
      “其子明得蠡,大将军。”“其子明得驷,镇北将军。”
      那最后一排便是明鹤天的父亲,以及三叔。
      而从第一排逐渐细看过来便知,明家祖上也曾经是鲜卑外族——他们自从百年之前迁入中原之后,就果断易服改姓,然后不断与汉通婚,已经逐渐汉化。在他们的内心,更是早已经接受了汉家一直尊崇的孔孟之道,以及刘关张的春秋大义。
      左手边有一红色方台,上面摆放了皇帝过往赐予明氏的诰命、诏书等恩旨纶音。方台两侧的柱子上也挂了楹联,上书“金戈铁马踏太行,丹心碧血换常安”。这一副楹联也是皇家所赐予,想来也是专门赞颂开国公明得蠡在太行山下促成大周王朝实现帝王基业的不世之功。
      类似的楹联还有许多。右手边有一排兵器架,存放的应该是明家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兵器,那两边赫然挂着“聆听祖考之懿德,思怡双亲以令明”。
      再靠后面也有一些书籍、信函之类,也写了“春秋匪懈,享祀不忒”、“孰事有恪,明德惟馨”等字样,无非都是对明家历代功德的传颂和对后世福荫的企盼。
      “少主,

第19章 明家宗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