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次李老三三弟兄只要一听到李老二的咳嗽声就都得起床。现在李老二虽然不当干部不再是领导了,但他多年养成的这个“毛病”,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他无法改变的习惯。李老二也不想改。
久而久之,李老二每次起床后都要咳嗽一阵,不管是真咳嗽还是假咳嗽,总要咳嗽一阵才能平静下来。
李老二的这个习惯也就成了李老三三兄弟天然的“闹钟”,成了他们的报时器。每当听到李老二的咳嗽声时,李老三三兄弟就知道二哥起床了。如果哪天李老二没有在家,没有听到他的咳嗽声,三弟兄真还有些不习惯。
今天,还不到起床的时候,李老二竟又开始咳嗽了。李二妈连忙制止道:“你小点声!别把他们吵醒了!”
“哦!我晓得!”李老二说着从床头桌上拿起火柴点亮了煤油灯,撑开蚊帐一边穿半新不旧的圆领衫一边下床。
李二妈见他这样赶忙坐起来,问道:“老背时的,这么早你起去做啥子?”
李老二想了想,说道:“我去煮饭,吃了饭好早点去买收音机!”
李二妈把头一偏,嗔道:“嘿!你也太心急了!鸡才叫二遍,还早呢!”
李老二轻轻的咧了咧嘴,笑道:“那......那我起去慢慢的煮饭嘛!”
李二妈把李老二的圆领衫一扯,说道:“嘿!你煮啥子饭哟!你会都不会煮,哪个要你去煮?你各人睡觉,我去给你煮,我煮好了来叫你。”
“唉!哪个要你煮哟!”李老二一把将李二妈按在床上,亲切地说道:“老太婆,你平时太累了,今天你多睡会儿吧!我自己来煮。”说后还将蚊帐拉了拉捱了捱,显得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温柔。
以往都是李二妈给李老二煮饭,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就连李二妈生病了,李老二也没有亲自煮过饭。不是李二妈带病坚持起来给他煮,就是儿女们起来给他煮。要不李老二就到兄弟家去吃,要不就以检查工作为名到其他村民家去吃。按李老二的话说:“堂堂皇皇一个大队长还找不到一顿饭吃,简直是笑话!”
今天,李老二的表现使得李二妈非常感动,难道长滩河涨大水了,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这是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温柔体贴和关心。
李老二的行动和言语使李二妈不知说什么才好,竟感动得躺在床上一个劲的抹眼泪。她想,要是早点买收音机就好了,说不定他的脾气也就不会那么坏,他也就不会得罪那么多的人,也就不会背那么多的凶名、骂名,人们背地里也就不会那么恨他、咒他、骂他了,自己也不会受那么多的折磨,陆娃子也不会逃到陕西去了!
“哎!……”李二妈长叹了一声。
李二妈清楚李老二是不会煮饭的。过了一阵,李二妈放心不下李老二,摸索着悄悄地起床了。
李二妈来到灶屋,只见饭桌上亮着煤油灯,桌上碗里有几个头天晚上吃剩下的包谷馍馍。
李老二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吃着蛋黄色的苞谷馍馍。李二妈见状说道:“你就吃这些?莫忙吃,我给你煮个荷包蛋!”
李老二见李二妈起来了,连忙说道:“哎呀!叫你多睡一阵哒!我都吃好了,你又来煮个啥子荷包蛋嘛!”
李二妈轻轻的说道:“我也睡不着呀!”
李老二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吃着蛋黄色的苞谷馍馍,说道:“嘿嘿!你也想收音机了?”
“是啊!”李二妈说后走到灶前坐到柴草堆上望着李老二。
李老二看了老伴一眼,边吃边说道:“我今天先到破石街上坐客车到巴山县城,在城里买到收音机后要明天才坐客车回破石,我要把收音机拿到大女儿家去,让她也看看收音机,我要耍个四五天才回来哟!”
“你咋个要进城去呢?”李二妈不解的问道。
“哎呀!收音机城里大商场才有卖的,破石街上哪里有收音机卖嘛!”李老二有些生气的说道。
李二妈见李老二的声音又大了起来,连忙制止道:“你说话轻点,老三他们还在睡觉!”
李老二不耐烦的说道:“哎!他们也该起床了!这几十年来哪一天不是我叫他们起床的?”
李二妈着急的说道:“哎呀!你今天比平时起来得早些,莫把他们也这么早吵起来了!”
李老二故意对着墙壁大声的说道:“早些咋啦!我都起来了!他们也该起来了!”
李二妈眉头紧锁的说道:“你轻点嘛!……”
李老二愣了李二妈一眼,说道:“我没在屋头,你一个人在屋里头做啥子要慢慢的,莫看在哪里碰了摔了!”
李二妈感激的说道:“我晓得,你路上也要慢慢的,都要上七十岁的人了,莫那么大的火气!……”
李老二大声的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我各家不晓得!还要你来说你来教我?!”
李二妈看了看李老二,嘴唇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她担心李老二的大声音会把李老三三兄弟吵醒了。
的确,李老二的声音吵醒了李老三,朦胧中李老三听到了李老二的声音,他轻轻推了推睡在身边的妻子,轻轻地说道:“你听,二哥二嫂他们好像起床了!”
李三妈揉了揉眼睛,侧耳听了听,说道:“是啊!鸡才叫二遍,二哥他们咋个今天起这么早呢?他们从来都没有起这么早过呀!莫不是有啥子事哟!”
李老三担心的说道:“那我问问?”
李三妈想了想,说道:“好!你问问嘛!”
李老三抬头望着隔壁大声的说道:“二哥,天还没有亮哒嘛!你咋个这么早就起去了呢?有啥子事吗?”
“老三,你们也该起床了!这么多年了我不叫你们,你们就不晓得起床了!”从隔壁传来李老二的声音。
李老三有点不高兴的说道:“你呀!二哥,你当大队长当惯了,现在不当大队长了还是那样把我们管着,天天把我们的瞌睡吵醒,今天这么早我还以为你有啥子事呢!哦!我想起来了,今天当场!二哥你今天又去赶场啊?”
“是啊!是啊!”李老二在隔壁回答道。
“哎呀!二哥,你赶场这么早做啥子哟?把我们的瞌睡都吵醒了!”李老三不满的说道。
“嘿嘿!我给你说嘛!老三,我要进城去买收音机。”李老二骄傲的声音从隔壁传来。
李老三惊诧的说道:“啥子!二哥,你进城去买收音机?”
“对头!老三,我去买个收音机回来听听。”
“哦!买收音机!好!”李老三说后赶紧起床。不多一会儿功夫,李老三就光着上身跻踏着半截布鞋扇着破烂的蒲扇来到李老二家门口,大声地说道:“二哥,你咋个想到买收音机的?”
“哎!说来话长啊,老三!”李老二一边开门一边说道:“老三呐!那还是十多年前,我当大队长的时候,有次在县里开会的时候见到过的。那时我就在想,我要是有钱了也买个回来听听。”
李老三点了点头:“哦!你买个收音机回来,那太安逸了!我也是那几年在公社开会,不!也好像是县里开会时见到过的。那个玩意好听,你买个回来安逸。”
李老二轻轻的摇了摇头,自豪的说道:“那当然安逸了!”
这时,李老四、李老五听见二哥和三哥的说话声音,也都踏着布鞋、草鞋围拢来了。他们刚走拢,几个看热闹的半大不小的孩子揉着睡眼也跟着走来,这些孩子有的光着脚,有的跻踏着草鞋。他们走拢后有的站在李老二门口前的院坝上,有的则坐在李老二门口屋檐下的台阶上,一边好奇的望着一边认真的听着大人们的谈话。
李老四还没有走拢就大声说道:“二哥,要得!你去买个收音机回来,也叫我们这些大娃细崽见识见识,我们李家是长滩河第一个买收音机的人了!”
李老二骄傲的笑了笑,说道:“对头!我们李家是长滩河大队第一个......”
李老五不等二哥把话说完就接过来说道:“二哥,你买个收音机回来也叫那些人看看,我们李家是不是长滩河第一的家庭?二哥,也好叫那些人看看,我们李家的人哪个时候比他们弱?我们就是耍也要比他们耍得安逸些!”
大家听李老五这样一说,都哈哈的笑了起来,并唧唧咋咋的议论起来。
这时,李老二的两个儿子儿媳和孙子,侄儿侄女和侄媳妇们也陆续走拢来,院坝里一下站满了人。于是,李老二就走到院坝中间大声的说道:“前几天,喀喀!也就是上一个赶场天。”
说到这里,李老二看了看儿子儿媳妇们一眼,说道:“我又收到你们大哥寄回来的一百块钱,他上上月寄回来的钱我都还没有用完,我现在手头有好几百了。喀喀!昨晚上……”
李老二回头又看了看扶着屋门框的李二妈,说道:“我和你们妈商量了一晚上,就决定买个收音机”。
李老二停了停,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老三、老四、老五,我们李家是长滩河第一家有收音机的人家哟!这是了不得的哟!长滩河有几个人家里买得起收音机?”
李老三哥仨齐声附和道:“是!是!是!我们李家是长滩河第一家有收音机的人!”
众人听后窃窃私语。侄儿侄女们轻轻议论道:“啥子是收音机?收音机像个什么样子?”
李老二听到后转身说道:“你们也跟你二妈一样‘宝器,我说买收音机呢,她说屋里有花鸡、黑鸡,还有大公鸡,你又去买个啥子收音机,那玩意我又没有喂过,好不好喂哟?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和你二妈一样宝器?”
众人听李老二这样一说都哈哈的笑翻了。李老二微笑着看了看大家,又抬头望了望天空,然后转身对李二妈说道:“老太婆,时间不早了,我要趁凉快早点赶路,把我的草帽和手电筒拿来!”
李二妈转身拿来草帽、手电筒、油纸扇和一个红花布袋递给李老二。
李老二在众人的目送中,戴着草帽打着手电扇着扇子拿着红花布袋,像是一位出征的将军那样洋洋自得的走出了院坝踏上了山路。
第23章 下台干部李老二 长滩村里有钱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