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到嘴的肉怎么能吐出来[1/2页]
重启人生,缔造财富神话
谁吃盘中土
给李楠这么一掐,陆国兴脸皮子疼的一抖。
凡尔赛计划顿时胎死腹中。
看着周围一圈眼睛看着。
他老老实实的道:“我们俩夫妻辛苦半辈子,还不如儿子他一年的十分之一……”
李楠一怔:“什么意思?”
陆国兴认真的看着她:“拆迁的事,儿子已经谈妥了,我们家一共到手12套90平的二环回迁房。”
“什……什么?12套?90平米!?”
“怎么回事,仔细说说看?”
“姐夫你没搞错吧?”
不等李楠出声,席间的其他人顿时炸开了锅,全都插嘴接起话来。
尤其是刚才语重心长教育陆国兴该如何教育孩子的李自强,更是惊讶得表情都凝固了,筷子夹着的肉丸子掉在桌上都没察觉。
那可是12套房子啊!
哪怕放在当年解放前,李家所有房子加起来也没这么多房子吧?
更别提现在,李家人虽然过得不差,但也是全部挤在这半栋楼里。
所有人住的地方加在一起,也不过200平左右的样子。
而陆国兴家里,现在居然一下就有了12套90平的房子!?
“你没骗我吧?”李楠怔怔的说,也是有点不敢相信。
“我就说,让你坐稳吧!我还没说完呢!”陆国兴顿了顿,目光淡淡在李自强夫妇脸上一扫,“另外,还有50万的补偿款。”
这次没人惊叫了,都没反应过来。
50万是个什么概念?
魔都平均工资两千出点头,在场经济条件最好的李自强,在自动化工厂工作,一个月有2500块钱。
50万,他就算不吃不喝的存钱,也得存上17年!
“到底怎么回事,小轩怎么能赚这么多钱?姐夫,你跟我们说说啊!”小舅妈问。
这下全桌人都开始听陆国兴讲话了.
陆国兴也来了兴致。
大致把陆明轩上网赚钱、抢险救灾、买回迁房的经过说了一遍。
李楠在边上偶尔补充两句,其他人一句嘴都插不进来。
“好像还搞了个什么公司,也不大,二十多个人。”陆国兴依旧风轻云淡。
小舅舅李家洋最年轻,三十多岁,听完后感慨说:“小轩这脑子太好使了,说得我都动心了。将来我家儿子长大,我让他和小轩去学做生意去!”
大舅妈愣了愣,忽然离席,跑进房间里,把女儿李思雅拽了出来。
“丫丫啊,你表哥考上玉华理工了,以后就跟你在一个城市上大学了,你给他打个电话,祝贺祝贺他!”
说完,堆上笑问陆国兴:“小轩他应该有手机吧?”
陆国兴点点头,拨通了陆明轩的手机号码,然后把自己的手机递给李思雅。
大人间爱攀比,下一代倒是挺亲热的。
虽然多年未见面,但李思雅拿着电话和陆明轩通话,很快就从高中、高考、大学中找到了共同话题。
李思雅性格比较外向,和陆明轩聊得还挺开心。
陆国兴心里暗自摇头一笑。
自己也是,一把年纪了,非要跟李自强两口子争这口气干嘛。
说到底他们也没什么坏心,都是亲戚,何必呢。
只要儿子好,什么都好,以后就看他们下一代的了。
……
下一代陆明轩同学,这两天正在和丰茂集团扯皮。
本来是挺简单的一件事,要不是丰茂集团的陈会计提起来,陆明轩和柳斌差点都忘了。
当初余康村重建,丰茂一次性付给锐轩公司35万工程款,后来重建没到一半,就因为拆迁停止了。
陈会计认为,工程没完,这笔工程款应该至少退回一半。
陈会计的话听起来没错,可到手的钱,哪有吐出去的道理?
创业阶段的陆明轩就是一头饿极了狼,谁见过肉到了狼嘴里还能吐出来的?
就是肉包子打了个狗,它也有去无回嘛。
柳斌的意思是不搭理陈会计,拢共十几万不到二十万,丰茂总不至于为了这点钱去告锐轩。
陆明轩考虑了一下,钱肯定是不还的。
但事也不能像柳斌说的这么办。
一来和丰茂的关系一直很不错,没必要为了小二十万闹翻脸。
像丰茂这种规模的公司,指头缝里随便漏些,就够锐轩吃香的喝辣的。
再者,对于新生的锐轩公司而言,行业间的名声很重要。
哪家公司也不想和一个过河拆桥,见利忘义的公司打交道。
想要把企业做大,做长久,基本的商业规则还是应该遵守的,诚信这两个字其实很重要。
但有诚信,没资金更不行。
陆明轩和老陈深谈了一次。
锐轩不赖你们钱。
不过这笔钱,名义上是救灾款,这没错吧?
前脚捐了钱,后脚就把这救灾款要回去一部分。
知道的,说是工程没进行完退款,不知道的呢,人家会怎么认为?
你这不是给丰茂招骂嘛。
老陈也不傻,说到底,还是锐轩应该还的钱没还。
再说了,你锐轩不朝外说,谁知道这事?
最后,陆明轩取了个折中的方案。
锐轩还钱,丰茂赞助锐轩几辆车。
也不用丰茂拿什么好车或者新车,就是丰茂分公司一直停在门口的那些拉煤用的重卡!
老陈盯着陆明轩打量了半天,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打电话给曹洪霄请示了一下。
曹洪霄居然挺爽快的同意了。
两辆旧重卡,外加一辆差不多报废多年没用的小面包车。
柳斌眼珠子都要掉下来,陆明轩你这是变戏法啊!
锐轩公司现在缺什么?
就缺车,尤其是拉货的大货车!
后面拆迁垃圾回收,重卡简直就是神器,一辆车拉个二三十吨轻松简单。
有了这玩意,回收工程可舒服多了。
“我第一次去丰茂,就瞄上他们那些大车了。”陆明轩咧嘴笑呵呵的说。
“你都神了,你怎么就知道曹洪霄会答应?这些重卡,去市面上买,一辆都要20多万。”柳斌问。
陆明轩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但他敢开这个口,当然心里多少有底。
首先这些车都是旧车,矿上下来的运煤车,用了很多年,买车那点钱早就赚回来了。
再者,他记得从2002年开始,南华省经济转型,煤矿产业之后几年一直保持着恒定的产量。
要知道之后那些年,房地产发展,带动重工业,煤矿本应该是大幅度增产才对。第64章 到嘴的肉怎么能吐出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