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
距陆明轩和程总那次不算融洽愉快的碰面眨眼就过了一周。
拆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但是进度不快。
上辈子陆明轩亲历过,但过程他半点也没有参与,因为那时候他就是个普通的高中生。
真正管事的,参与到拆迁里的,是陆国兴夫妇俩。
对于拆迁过程的了解,都来源于父母的口述。
这次亲历其中,对于具体细节倒是了解的多了不少。
由于许市长对于这次拆迁的重视,拆迁组的前期工作都很干脆利落。
头天发了公告,航拍了照片,第二天就安排了测量的人员在余康村展开测量工作,白天晚上轮班干。
几天的功夫下来,余康村近两千户人家的大小房屋面积测量和登记就已经完成。
陆明轩的房子同样也登记了,共9间中等的,2间大的,1间小的,还有一栋两层小楼。
不过吴发天和吴兴旺的那4间房已经狠狠的扩建了一番,面积不能套用常规公式去算。
那栋两层小楼也同样有扩建,同理,这个得去谈。
不止是他。
余康村的人,都想谈。
自从测量组进村,村里人天天都三五成群的聚在家门口聊怎么去和拆迁办争。
陆明轩也不例外,每天晚上都在二层小楼院子里,和一大群老头老太太们聊拆迁。
讲道理,肯定讲不过拆迁办,人家嘴大,咱们嘴小,吃定了你!
平心而论,这次拆迁的条件非常好,即便是打过折的补偿条件也让人无话可说。
一套破棚户房,换几倍面积的商品住宅楼,说破大天去也无可挑剔。
陆明轩最后给老人们灌输了两个字:诉苦。
不要去扯这些条件好不好,哪里有问题。
遇到领导,话不多说,就吐苦水,就硬吐。
什么我年纪大了,怎么怎么不方便,我在这住了一辈子,有多少多少感情,我家里怎么怎么穷……
总而言之,四个字:不讲道理。
这天刚回到小楼,就看见拆迁办老王被一群老人围在中间,院子里都要吵炸锅了。
几个老太太就跟难民似的拽着他。
看见陆明轩,老王焦头烂额的从人群里钻出来,拉着他跟逃跑似的朝楼上走。
“聊怎么样?”陆明轩笑呵呵的问。
“这些老同志,根本没法谈!你跟他讲政策,他跟你讲历史,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倒苦水。
拆迁又不是做慈善,总不能想着一次拆迁,就把后半辈子问题都解决了吧!”老王黑着脸说。
陆明轩一边开门,扫了老王一眼,淡淡的说:“他们这些人,还有后半辈子啊?要是不拆迁,他们就安安稳稳的在这里过完剩下的几年了。”
老王被陆明轩抓住语病,刺了一句,讪讪的笑了起来:“行行行,先说你的事,我专门来找你的。”
陆明轩进了锐轩公司的临时办公室,坐下说:“我不急,王哥,最近工作进行的怎么样啊?”
“挺顺利的啊,已经有一百多家愿意交钥匙了。”老王悠然道。
老王倒是没说假话,的确有一百多家同意按照现在的补偿条件搬迁,并且已经交了钥匙。
不过陆明轩调查到的情况是,这一百多家,有差不多一半,是丰茂集团做仓库的房子。
市里工程,丰茂集团支持市里工作,第一个搬走。
剩下的一半,都是像吴发天那类,早就不在余康村住,有更好的工作,没那工夫来和精力拆迁办软磨硬泡。
也就是说,拆迁工作进行的表面上看起来很顺利,但交了钥匙的,都是不住余康村的。
真正居住在余康村的这群人,绝大多数还在观望中。
实际上,拆迁工作,陷入了一个小小的停滞状态,需要有人做出表率来打破僵局。
大家心知肚明的事,陆明轩也不点破他,问道:“那你今天来找我,是什么事?”
“当然是拆迁的事嘛。”
老王看见陆明轩桌上放着烟灰缸,于是很客气的给陆明轩递了根烟:“你手里有十几套房,准备什么时候搬啊?”
陆明轩接过烟,在桌上顿了顿,砸吧着嘴说:“老王,不好办啊。”
“怎么不好办,拆迁公告写的清清楚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嘛。
你这些房,加上这栋楼,稳稳的能分十几套新房子,我帮你争取争取,说不定还能多点,这样还不满意啊。”
“不是我不满意。”陆明轩摇摇头,说:“你也看见了我这里的情况,我这些房子里都住着老人,我要是现在就愿意搬走,他们住在哪?
不瞒你说,现在这些老同志,天天央求我让我迟点搬走,等他们和拆迁办达成协议,找到地方住之后再搬。
你说,这些人都是我救下来的,我现在总不能赶他们走吧?”
老王现在的心情,和刚才陆明轩听他说‘工作进行顺利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明白人,忽悠谁呢?
他们搬不搬,还不是看你?
他哈哈一笑,说:“那好办啊,让他们都来拆迁办签协议嘛。
上次领导不是说了,他们的房子都算数。
他们签了协议,拆迁办立刻发房租补偿,他们就可以搬走了,你也可以搬了。”
“我也让他们去拆迁办,可人家不干。”
“为什么?”老王问。
 
第58章 谈条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