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宾客们陆陆续续来到毅国公府,眼见时辰就要到了,门上的小厮却报告姜仲义:“侯爷,冉家主说家中突发急事,今日就不来了。只遣人送来了贺礼。”
姜仲义心下又一阵恼怒,当着宾客却不好发作,只好挥了挥手,让小厮退下。
姜月竹穿上一件鹅黄采衣,梳着两个丫髻,因为今天是及笄礼,所以簪环都没有戴,只在丫髻上插了两朵小绒花。
姜文书则穿着一件月白长袍,系着素带,发髻上什么也没有戴。
姜月竹身后跟着六个丫鬟,分别托着三套首饰和礼服。
姜文书身后则跟着三个小厮,托着三套冠服。
来到正院,正堂已经摆上了香案,宾客也已经到了,上首坐着四皇子,姜仲义在下首陪着。
姜月竹眯了眯眼,之间香案上只有一个牌位,上写着“考毅国公上姜下镇江之灵位”。
心道:姜仲义夫妇好算计,只放了祖父的牌位,却不放姜伯仁和姜叔智的牌位,这就算把自己和姜文书不是二房子女的事给模糊过去了。
不过这是小节,大战还在后头,姜月竹一个未及笄的女孩子,也不便说话。
仪典开始,在司仪的一通骈词之后,姜文书在香案前跪下,正要对着香案上牌位磕头。
姜文涛却道:“慢着!”
姜仲义脸上一黑,道:“文涛,做什么,别耽误了你哥哥的吉时!”
姜文涛却眼圈一红道:“今日哥哥冠礼,我们父母早亡,要是他们能见到兄长成才,想来也是会高兴的!还请二伯请出父亲灵位!”说罢,跪在地上给姜仲义磕了一个头,抬起头已然泪流满面。
姜月竹暗挑大指:好演技!干得漂亮!
姜仲义黑着脸正要训斥,此时,姜氏族老中站起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道:“难得这孩子一片孝心,仲义啊,就把叔智的牌位请出来吧!哦对了,今日月竹也要及笄,就把伯仁的牌位也请出来吧!”
这正是姜氏族老,姜仲义的族叔姜镇?w。
宗族,是东楚最基本的社会形态。
所谓长幼有序,就算姜仲义再是毅国侯,也必须要尊重族老的意见。
只好让自己的儿子姜文玉去请来姜伯仁和姜叔智的牌位。
这是姜文涛的这几日工作成果,他拜访了旁系的几位族老,许之以利,让他们在冠礼上帮忙。
待摆好了牌位,姜文书才磕了三个头。
姜仲义上前,给姜文书带上了头巾,将发髻包住。姜文书转身进内室,换了一套深衣出来。
再拜,姜文玉正要上前给他戴帽,姜镇?w又说话了:“文玉啊,文书是你三叔的嫡长子,该他自冠了!”
按照东楚礼仪,第一冠由父亲来冠,第二、三冠由兄长来冠,宗子,也就是嫡长子自冠。
姜文书父亲早逝,第一冠由姜仲义代冠无可厚非,但第二、三冠却应该自冠。
姜仲义这点儿小心思,不过是要强调他在国公府的掌控力。但姜月竹三人却不会让他如愿。
 
第五十六章 冠礼和笄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