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对于九皇子来说,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因为次日就要回京面圣,九皇子命人备宴,希望和姜月竹有更多相处的时间。
然而,到了晚宴的时候,九皇子见到了邹岐、邹禀正、邹禀廉、姜文书、姜文涛,以及石室书院的几位学士。
当然不可能有姜月竹,她早就知道今晚邹岐等一定会给九皇子送行,男女七岁不同席,她只会开开心心的与舅母一起享受晚餐。
而九皇子则一脸无奈的接受着邹岐人等叩谢赐宴,身上恢复了惯有的冷冽。
这是姜月竹想要的结果,完成任务,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晚间,到了要安置的时候,雪青捧着两套新做的寝衣进来,言道:“小姐的寝衣都旧了,奴婢怕针线上的人手脚不细致,就跟藕荷一起赶做了两件新的来。奴婢手脚慢,幸亏有藕荷,这才做出来。”
姜月竹看那寝衣,针脚细密,特地将接缝都缝在了外面,又留下宽些的边,使接缝看起来像是装饰,穿着睡觉应该很舒服,心中有些感动,也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确实有很多的不同,别说王公贵胄,就算普通的大户人家,一应下人也是必须要有的,田产、铺子也需要女人打理。
自己迟早是要嫁人的,以国公府嫡女的身份,就算那个二婶再不待见自己,也必然是嫁入高门大户做正妻。要是不会管家,那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于是,姜月竹决定,跟舅母提一提,跟着她学习管家。之前张氏给丫鬟们训话的场景,可是给了她深刻印象的。
另外,现学女红是来不及了,不过,类似焚香、点茶、插花这类贵族女子的风雅玩意儿也要学一学,以免被人嘲笑粗俗,给自己惹麻烦。好在姜月竹前世就对这些传统文化很是推崇,对于学习这些并不排斥。
次日,姜文书、姜文涛兄弟来看望姜月竹,说起未来的打算。
姜文书明年春闱就要进贡院了,根据邹岐的判断,以他的学识,应能在一甲中榜。
姜文书自小就知道,必须靠科举入仕才能摆脱家族的控制,改变自己和弟弟的命运。因此,除了学习时政之外,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对付科举考试上。
同时要参加考试的还有姜月竹的两个表哥,邹禀正和邹禀廉。邹禀正学识不错,但对刑名诉讼十分痴迷,因此与姜文书相比,在经义策论上要略逊一筹。邹禀廉性格内向,学识也还可以,应该也能中榜。
姜文涛才十五,如今还只有个秀才的功名,他却不太愿意再考了。
念书这种事,讲天分的!他对着经史子集,不消半刻就要瞌睡,就这样还支撑着拿到了功名,也实属不易。
“哥,我想过了,如今我们兄弟在书院念书,每年的束?和花销都是刘家舅舅在开支。可哥哥快要弱冠了,如无意外,春闱之后就要入仕,总不能再花外家的钱。就算刘家是大皇商,不差钱,可我们自己总不能不自立吧!”
第十六章 我也是有哥哥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