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你还真当我傻啊,那丫头那么聪明,还要我明说。”程素哪是不想改嘛,这不是试过几次,改不了吗。
      “行吧,也是,我看你骂她,她也没什么不满的,想来心里定是知道的。”杨义看衣服变得半干状态,不上手摸也看不出来是湿的,就直接拿上刀去划竹子。
      杨义这几根竹子,虽然其他比不上,但这颜色属实很不错。
      杨义用刀刃在竹子的开端开个头,当然竹节抽枝长叶的那些用不上的竹枝在竹林就已经剔除了。
      杨义在开口的那端用刀背用力往后推,另一只手将竹竿往前推,慢慢的将竹竿分为两块,里面的竹膜有的比较幸运,长在一边的就躲过了被切分开的命运,保留着它吹起来筒状的样子。
      记得听老人讲过这竹膜还是可以写字的,那些富贵人家吹得笛子里面就有竹膜,不过这些技术没传下来,不知道枝丫头晓不晓得,她那里总是很多奇奇怪怪的书。
      杨枝要是在这,被她阿爹问出口的话,她肯定说不出来那是她为自己找的借口,好把自己懂的东西放明处。
      杨义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有些竹子大一点的,在刀背行至中间时一只手的力道推不动,杨义干脆上脚,手上抓住竹竿分块的上半部,脚下踩在另一块,一使劲,就将它们分开了。
      竹子划开的边缘很是锋利,不过对于农户人家来说,长满厚茧的手比破布管用。
      这样的动作手法重复很多遍,直到把竹子分成大拇指指甲宽,再细细的把它们刮薄,粗的细的,长得短的,根据背篓的形状准备好就可以了。
      杨义将需要的竹子分段的铺好定型,先是背篓的底,成方形,这个要厚实,不能有缝隙,所用的竹子比较粗,长度不能太长,把细长的竹条交叉在里面,两根一组。
      就形成了中间是背篓的底,四边突出的竹条将要编制成背篓的主体。
      本来按时间需要把四方的竹条立起来绑上一段时间,让它们能立起来,不过现在时间急,杨义就没这样了,直接用火将它们烫软之后强行朝同一个方向折弯。
      这样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环形加入竹条,单上双下的交叉环形的向前走,在适当的位置留下放肩系的地方,直到觉得背篓大小可以了,就可以封口了。
      封口的时候最好沿着背篓的边缘加上几根比较粗一点的竹条,利用竹条把它压住缠一圈,对于四周立起来多余的可以反向往背篓竹条的走向插过去,盖住锋利的开端就可以了,也可以反向走一圈将多余的削掉。
      最后编好肩系穿在背篓上就可以了,对于觉得肩系勒的,可以自己缠上一块破布在增加柔软度。
      这样,一个背篓就可以了。
      一般都是只用,不讲究美观与否,结实耐用就行,所以对于手法熟练地人来说,编起来很快。
      杨义正在扫地上竹的残渣,杨枝就跑进来了,看见地上狼藉一片就知道,自己的背篓好了。
      “阿爹,背篓编好了?”
      “在那边,篮子有空的时候给你编。”
      杨枝顺着方向看到了新背篓,没有之前那个大,上手提了提,和那个差不多重,看来是新竹的原因,用几天就好了。
      “阿爹,你手脚太麻利了!”
      “这有啥,编多了就顺手了。”
      杨枝在想等下要不要背着它上山一趟,就在山脚逛逛,时间还算充裕吧。

第56章 竹背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