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禅师离开南海,飞向华夏大陆,快到陆地的时候在空中一转弯向着华夏西南飞去,这次的目的地是风洞山,这风洞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当年白阳真人在此开辟洞府修炼,并留下了一套筑基功法——白阳图解。这套功法被称为蜀山第一筑基功法,一点都不比峨眉、昆仑等大派的功法差。虎头禅师这次就是为了这部功法。
按说虎头禅师此时的修为已经用不上套功法了,可以说几百年前就筑基了,这套功法与他此时的境界不符。但是,虎头禅师通过前两天的修炼发现自己体内的真气斑驳不纯,在体内运转不是很畅,修炼起来事倍功半,也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才下定决心要重新筑基,这样打好基础,为下一步修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剑光迅速,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进了西南大山之中,风洞山位于黔桂交界之处,名声在外,知道的人很多,所以虎头禅师很轻易的就找到了风洞山,这里山势险峻,草深林密,草丛中蛇虫遍地,林间兽影重重,周围几百里人烟稀少,想问个路都没地去问,这给寻找白阳崖花雨洞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但是修道人最不缺的是时间,虎头禅师沉下心来开始在这方圆几百里的地方寻找。按照原著记载,这花雨洞常年在云海之上,于是向高处飞去,穿过天上的云雾,上面天空湛蓝,再无一丝云彩,太阳照在脚下的云海上,阳光反射灿烂无比,与下面林间的阴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虎头禅师举目四望,周围还真有几座大山的山峰伸到了云层之上,于是向着最近的一座山峰飞过去,来到跟前围着山峰来回绕圈,同时仔细观看山壁上有没有山洞,来回转了十来圈,虽然有些小洞,但明显不是供人出入的,转完这座山峰又去下一座,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转到第四座,才在这座山上有一个山洞,高有两三丈多高,洞口密布藤蔓,如果不是仔细寻找,肯定发现不了这里有个山洞。
虎头禅师落在洞前,四下查看了一遍,这里没有什么人员出入的痕迹,小心的拨开藤蔓钻进洞去,里面空间很大,高有数丈,阔有十余丈,有斑驳的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照进洞中,洞中显得还算明亮,继续向里走,通过一条甬道后又是一个大洞,比起前洞来还大,只是光线变得十分昏暗,不如前洞明亮。走到尽头是一块石碑,有两丈多高三尺多厚,上面没有字迹,转过石碑,后面还有一个门户,只有丈许高,穿过门户来到里面,里面黑暗阴森,好在修道人能够黑夜视物,里面的情景也能看得清楚,这后洞比前面两个洞大得多,洞内有一个石墩和一些长短不一的石柱,往石壁上看,四壁上都是石刻图解,人物鳞介飞潜动跃,栩栩如生,从东面石壁起,共有三百六十四幅,个个好似都有呼应关联。
看到洞内的情景,虎头禅师知道来对了地方,这就是自己要找的白阳崖花雨洞,这后洞的石刻就是白阳图解,虎头禅师从百宝囊中取出一匹提前准备好的白娟,一抖手白娟围绕着洞壁铺开,将所有的图解都罩进去,然后催动法力将这些图形都拓印在白绢上。
完成后将白娟
第4章 白阳图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