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那么多了。
与其被慢刀子割肉,还不如直接拼了,看看你阉党是不是能够只手遮天。
可又让他们失望了,锦衣卫直接扒开了这些人,抬着皇帝的御辇进了宫。
之后,锦衣卫再次出动,开始对其余的几家勋贵抄家。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和城外有联系,随时准备背刺我。”魏忠贤冷笑道。
说实话,锦衣卫天黑行动实在是太狠了。
抄家来的太突然,除了一些已经逃出城外的家眷外,基本上又是一窝端。
还是老样子,准备明天在菜市口举行公审。
至于证据就完全不用担心了,锦衣卫并不缺会查探案子的人。
如果说昨天查抄两位侯府只是在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那么,再次查抄勋贵,则是把整个朝廷都弄得天翻地覆。
别说是勋贵,就连文官们都害怕了起来,生怕九千岁万一刹不住车,把自己也一起给抄了。
同时,包括阉党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了一种感觉,如今的九千岁想要学习大明开国之初的那一套,严惩贪官污吏。
如果是那样的话,一切都未免太可怕了。
贪污超过60两银子就要斩,还要剥皮填草,各种酷刑轮番上,是个官员都扛不住。
翌日,手下锦衣卫向魏忠贤报告了这件事,后者突然意识到,必须要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要不然依照大明现今的状况,真经不起这么折腾。
刚到中午的时候,朝廷又发了一份旨意,不是赈灾,也不是劝农,更不是剿贼,而是一份规劝官员上缴非法所得的圣旨。
因为要面向整个大明,所以这样的旨意足足腾抄了上百份。
朝廷邸报也开始登载,力保大明的每一个官员都能看到。
上面说的很清楚,凡官员不正当收入,必须上缴国库。每个官员家中的财产,不得超过年薪的一倍,多余部分要全部上缴。
相对应的,朝廷将不会追究官员以前得贪污之罪。
这份圣旨很简单,就是说只要官员把贪的钱交了,甚至还可以留一小部分自己用,就可以换取朝廷不追究。
当然,时间上有规定,自收到圣旨之后的一个月之内开始执行。如果还有官员被发现贪污,将会被严惩。
至于为什么是一年,是因为大明的年薪比较低,客观上也造成了很多官吏贪污的情况发生。
按照标准,地方知县每个月的俸禄是约七石五斗,换成银子的话大约是在18两,一年216两。
朝廷让一个知县多拿200多两银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依照这种算法,朝廷一品大员,可以保持三千两左右的合法私产。
圣旨里面还提到了一条,凡是在任职期间没有贪赃枉法,到一定年龄辞官后,可以获得一笔养廉银,是年薪的两倍。
后一条相当于一个补丁,让官员们更加容易接受。
这道圣旨一出,天下哗然。
当即就有人称魏忠贤罪该万死,竟然敢败坏吏治,祸国殃民。
但这些人是属于哪个群体,聪明人都知道。
圣旨是发出去了,但会不会听又是另一回事。
不过没关系,九千岁决定先在京城里搞这一套。
第62章 崇祯皇帝杀勋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