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洪水(二)[1/2页]

三国之平民百姓 棺材大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祠堂里最终走出来的人们,只有一百三十余人。
      这......就是西岭村最后的人们。
      每个人头上顶着大雨,身上挨着狂风,脚下如同灌了重铅。
      现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一条命,不止是一条命了,而是几条几十条.....
      好沉重,沉重的让人喘不过气。
      吕振仿佛苍老了十几岁,领头走着。一行人缓缓地来到了村口。
      顶着大雨,吕振默默转过身,朝祠堂的方向跪下。
      跟随着的村民们也转过身,跪下,重重的朝着祠堂的方向,磕了个头。
      头上的泥泞,却污不了,脸上的不屈。
      .......
      西岭村,祠堂里
      留下的村民三三两两的靠在一起,拥抱着。
      不分男女。
      神婆老九婶子突然起身,走向了祠堂倒塌的案台下,
      那里隐藏着一株小草。
      那颗野草,好坚强.......
      伸手将小草取下,别在了自己的头上,回过头笑逐颜开的问道:
      “我美吗?”
      .......
      走出祠堂的人们,终于是离开了西岭村,上了路。
      他们获取了生的机会,但,不是必生。
      路上的水越积越多了,
      道路泥泞不堪,这路只有土,
      连碎石都无。
      吕途大声跟吕振喊着:
      “叔祖,风太大了,让大伙把绳子拴在附近的人身上,防止掉队。”
      “爷们儿们,把绳子连接在附近亲友的身上,以免掉队。”吕振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但是风太大了,不确定有多少人听到,
      只能通过最古老的方式,以人传人耳的方式传令,
      “不可”吕能闻言,加快了几步跑到了吕振身边大声叫喊着,
      “连在一起,一人掉队,拖累数人,风险更大。”
      闻言,吕振又慌忙喊道:
      “不可连接,不可连接,大家伙手牵着手走!”
      人们又开始人传人耳。
      吕途有些脸红,终是年轻,还是不够瞻前顾后。
      铁索连环虽好,恐难抵挡火烧赤壁啊。
      险些又害人性命。
      在心目中对于智的追求,又提高了些。
      大风吹的人睁不开眼,
      雨滴砸的人生疼。
      随后队伍不再言语,村民们行进着,尽一切可能的,保持着体力。
      陆姜邓钟四兄弟连着一根木棍,在队伍的中间。
      纷纷抓紧。
      四个青少年,身边像是刻意的被几个村汉围住,尽可能的挡一挡大风。
      黄氏母女则由吕永手牵手带着,
      吴氏父子连着他们家那把宝贵的锄头。
      周氏虽是女子,但是巾帼不让须眉,走在队伍的前头。
      打头的还有吕振,吕途,吕能,吕丰,吕蒙等都是村里一些壮实的汉子。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感觉得走了将近一刻钟,回头一看居然还能看到西岭村的影子。
      行进的速度太慢了。
      要是此时洪水袭来,如何抵挡?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若全天下都是危墙,何来君子?
      就这样默默走着,走着。
      路上不时有东平县的幸存者,在往西岭村逃着,三两成群,行色匆匆
      纵使身穿华服,富贵外显,但在天灾面前,东汉末年的人群,
      汉江水附近的人群终于是平等了吧。
      ......
      时不时的也有逃亡的流民,看到吕振一行人腰悬的绳索。目露可怕的贪婪,
      但是终归惧怕队伍人数太多,只敢贪婪,不敢行动。
      吕蒙暗暗的握紧了手中的佩剑。
      慢慢的也有些人跟着吕振的队伍后边,默默跟着,
      想来也是不知道去哪的人群吧,
      不知道走了多久,天色渐渐变暗。
      吕途已经给吹麻了。
      是真的麻了。
      还有点裂开,真的裂开那种,
      双手的虎口生疼。
      都在咬牙切齿的苦撑。
      跟着的人群不见了。就连本身的队伍,也有些村民,
   

第18章 洪水(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