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谢长惟夫妻两人在忙碌着帮忙建设新城,皇上也打起了建设陇右的主意。
除了最基础的农作物引进以外,他还把跟着徐瑞安一起去蜀南剿匪,最后无功而返的那一群世家子弟安排到陇右各个县城去当县令。
他们与一般的县令不同,每年都是有指标的,不管是自己自掏腰包还是真的带着百姓一起发展,用什么手段都行,只有连续三年达到皇上订的指标才能够回乾京,若是连续三年没达到指标,就要问罪。
那些世家完全知道皇上的算盘,但是又怎么办呢?要保家卫国这件事情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现在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大家伙掏空心思保全子弟,找最好的师爷、迁移自己的产业到陇右甚至干脆就给自己的儿子带上十来万两的银子,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能自己掏钱去给县城修路、建房子、打井乃至买粮食来冲自己的政绩,避免砍头的下场。
至于蜀南的匪患,那是谢长惟派了张宇去谈的,让他们去山里打些山货,自己派人运到山南或者陇右去卖,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但是以后不能再继续犯错了。
有正经能够养家糊口的营生,谁愿意做那打劫的勾当,更何况现在大家都往官道上走,根本也没人会走他们原先在的那条山路。
所以他们就上交了武器,做起了小型物流的生意,除了自己卖山货以外,也帮着周边的商户顺路运些东西,收点过路费,日子也过得不错,也算解决了朝廷的一个心腹大患。
“朕就说朕的皇弟一家子都是忠于社稷的功臣,你们没意见吧?”皇上坐在龙椅上俯视群臣。
谁敢有意见?
就连他们家两个小的也是日日在学堂里教开蒙的孩子念书,带着云州城的百姓养兔子,带着百姓过好日子,谁敢有意见呢?
林丞相率先开口:“皇上,能得此贤臣实属大乾之幸,当然也因为皇上宅心仁厚,善待兄弟,这才让瑞王一家子感念皇恩,为大乾社稷谋福利。”
“林爱卿这话说的在理,赏!”皇上如今私库充裕,让人找了一副古迹赏给林丞相。
其他人见了,也纷纷效仿,夸起皇上和瑞王兄友弟恭、举家和睦,国家繁荣昌盛,皇上一开心,赏了好些东西下去。
“好了,今日朕解决了蜀南匪患、陇右重建的事情心情高兴,大家休息一日,明日起各位爱卿依旧要恪尽职守,为大乾社稷出一份力。”
“臣等遵命!”
“臣等遵命!”
“臣等遵命!”
群臣跪谢,无事下朝,皇上难得的心情舒畅,脚步轻快地去往后宫。
太子已经十二岁了,如今行事作风都和皇上如出一辙,皇上也懒得逗弄他,只有小皇子,三岁出头,整日奶声奶气地喊他“父皇”,萌化老父亲的心。
他走到皇后的寝宫,皇后正在吩咐贴身的嬷嬷拿着银两捐赠到慈善会,让慈善成立一个帮助陇右百姓的项目。
太子也在,拿着父皇赏给他的金子做添头,他已经做好决定,这一回治理陇右,他也想去试炼一番。
小皇子也叽叽喳喳地把自己的簪子往盘子里扔,嘴巴里还喊着“晖儿也捐,晖儿也捐。”
&nb
第458章 重建陇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