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一一打算把百万两银子交给许老板的时候正巧遇到许老板和自己的儿子拉扯两车的纸笔去到瑞意小学。
      她让人先把箱子抬下来,然后在学校门口等着许老板。
      “王妃,正巧啊,在这里碰到您。”许老板上前打招呼,看到林一一身边的箱子很好奇。
      “不知许老板这是要做什么?”林一一指了指后面的车子,“您这两辆车都是买回去给儿子读书的不成?”
      “难能啊,这是运去小学给里头的孩子们用的。我见您开了这个学校,也想尽一点绵薄之力,所以就买点纸笔,想着大家能用到。”许老板笑得憨厚,身穿素色长袍,完全看不出是个富豪的样子。
      “许老板有心了。既然您来了,我也就不到府上去找你了,这箱子是我捐的银两,您等会一起运回去吧。”
      “多谢王妃。”许老板也不客气,毕竟他的募捐计划里确实很需要这一百万两。
      许老板就这样忙忙碌碌了大半个月,联合三十五位富商筹集了四百万两银子和五千石粮食运到了太守府的门口,进行捐款。
      邹默大人看到运来的银子和粮食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差点就丢了自己读书人的矜持。
      他很上道,收下银子先充入库房,等候皇上的安排。
      而后去书房马上就写了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乾京,对商人们如此慷慨行径大夸特夸。
      早朝上,即便是那些老学究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人家能够为了国家胜利不惜散尽家财,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随后,各地的相似的奏折纷至沓来,济南、南阳、汴州、姑苏、闽越、广州,多地富商联合起来为国捐款,联合筹款超过三千万两白银,粮食共计三万石,为国家抗敌与崛起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皇上龙颜大悦,与朝中重臣商议后决定放松商籍子女入学、考学的资格,但也规定了在每届秋闱中录用的商籍学子不得超过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虽然还是对录用当官的人数限制,但对秀才和童生的却不设限,这世间又有一批人有了更多的希望,大乾又一次沸腾了。
      “皇上真不愧为一代明君,这般破格的举措也就是如此开明的皇帝才能做得出来!”
      “没有了世家勋贵的束缚,皇上真的做到了将百姓放在自己的心上,真是一位好皇上啊。”
      民间对于皇上的赞扬不绝于耳,除了一些世家子弟的利益受到损害以外,可以说是全盘皆赢了。
      皇上将三千万两中的一部分拨出来,送到陇右和蜀南这两个地方去建设学校,像云州城那般学费低廉,分年级制的学校。
      这件事情也传到了外邦,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没有人敢做出这样的决定,大乾的皇帝竟然有如此的魄力,大乾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可以说找到了原因。
      当然,还有一点震惊的就是大乾的商人们格局居然也这么大,半个月内就能够筹集这么多

第418章 商籍科考资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