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惟安排完事情,就着重去处理工程队的事情了,那些人暂时还威胁不了他。
自从决定组建了工程队以后,陆郡守好像也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广下诏令招聘有能力有经验的匠人。
他的目的主要是翻修水利。
陆郡守是通过考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在没有当官之前,他就是生活在靠江的村夫。
在他的记忆当中,每年到了汛期,开始下起瓢泼大雨的时候,自己家的茅草房子都有可能被水淹没,甚至有几次村长通知大家开始搬着家伙什到高地,以免被冲走。
如今他有了能力,也不再受困于那些冗杂的政事,他也想为自己的家乡,为身处于江边的百姓做一点点贡献。
若是有办法翻修合理水利,拓宽河道,让堆积的污水和淤泥顺利的排出,也许百姓们的日子能好过些。
听了陆郡守的一番话,谢长惟很高兴。他希望自己藩地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依靠自己和一一的打算与计划是不能够实现的。
如果有更多的人、官员能够考虑到百姓的生活,参与到其中的话,他们建设新南阳的步伐也能加快,百姓们的好日子指日可待。
他还把抓来的那个秀才丢到工程队里免费教工匠们读书写字,让工匠们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写信到郡守府,避免信息丢失。
南阳郡的一系列大动作,可以说是引起举国震荡了。
不少地方的官员也想学习这套方法,可奈何自己权力不大,也没有有挣钱金点子的王妃在背后提供金银做支持。只能侧面和陆俊手还有南阳郡的其他官员打好关系,想办法送一些自己治下的百姓来南阳郡打长工,能富一个是一个。
若是一般的统治者,听到这些举措都是由王爷推举出来的,皇上必然是不高兴的,甚至心中会有所忌惮。
但是谢长君没有,一来他是谢长惟的亲哥,他很明白自己的弟弟自小到大都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热血男儿;二来站在长远的角度上看,谢长惟的举措完全是利国利民的,调动了多少经济增长,好处都是可以看得见的。
他作为君主,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了自己面子上的好看,去斩断百姓的生路,那他才是真正的不配为皇。
在谢长惟写信来告诉他南阳郡想要大规模翻修水利的时候,皇上给了极大的支持,他从工部调出了几十个精通水利的匠人给谢长惟用。
一时间,谢氏皇族的名声大好,兄友弟恭,心怀天下,携手共建美丽新大乾。
林一一也常常用两个孩子的父亲和大伯之间的往来来教育他们,教会他们友爱和帮助。
“十月份一过,我们就可以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翻修水利了,只是这银两可能不好凑,毕竟不是个小数目。”谢长惟身形挺拔,站在窗前,跟陆郡守一起皱着眉头。
“下官认为也许真的可以采用王妃的办法,捐官。官府是没有那么多的银两,但是商户有啊。而且我们捐出的官职也并非是记录在朝廷上的官职,只是在慈善会扩招几个公务员的位置,想来影响也不会很大。现在的公务员都是穷秀才考上来的,大家虽然有工作能力,人脉和社交能力却有所欠缺,若是接收商户子弟的捐官,未来慈善会需要筹集银两的时候,也多一条路子。”
第312章 翻修水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