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只是这南阳郡离乾京还挺远,估计要修半年。
所以当日在早朝上,皇帝就批准了这个奏折,不少世家大臣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这可是更大的工程,挣了更多的银两,谁人不心动。
大家又在蠢蠢欲动了,诚王也在蠢蠢欲动,乾南大道都开始修了,那乾广大道是不是也在眼前了。
只是这岭南道离乾京更远了,时间可能是修乾南大道的四五倍,自己要花多少钱啊,愁人哦!
“皇弟,这乾南大道你打算怎么修?这几千里的道路,修起来可不是件简单事。”皇上下了朝就把谢长惟叫到了御书房。
“一次性修完,臣弟和南阳郡守商量过,抽出一百三十万两的存银来修路,我和一一再贴补二十万两,在半年内把路修完。在修大道的过程中,南阳郡守也会自己找人手修筑通往周边县城的短程道路。
路一修成,府城内再鼓励生产,把商铺运出去卖掉,经济活力提升,修路的成本很快就回来了。”
谢长惟早就思考过,留下百万两的银子在银库内周转,以备不时之需;南阳郡现阶段尽可能多修路,把路修得四通八达,即便是作为交通枢纽,南阳郡也会挣得不少。
南阳郡富起来,而后辐射到山南道其他地方,逐渐扩大范围,直至整个山南道。
皇帝想起现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乾京城,是如此繁荣,少不了谢长惟和林一一的努力。一想到这两个人要离开乾京一年,去往南阳郡改革创新,他又高兴又舍不得,多好的两个帮手啊,走了好可惜。
既然谢长惟已经有了章程,皇上也没有多说什么,吩咐工部的人去做招标的事情,这回没有户部的事,户部专注在税收事宜上。
谢长惟回到了马车上还在为去往南阳郡铺路,两季水稻的种子在元宵节前就回到南阳郡,免费发放给当地的百姓种;去年培育的地瓜也育好种一并送过去了,还把闽越庄子上的那个农官调到南阳郡去协调工作了。
张利已经先到一步,按照吩咐办理皇家酒厂和布坊的事宜,光是工厂的招工就已经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应聘的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
大家有动力很好,这样其他工作的展开也会顺利些。
“夫君,我们今日要去军营里呢?我还想带着大宝和小宝去一趟剧院,新开的话剧他们还没看过呢!”
话剧社这一年也算是红红火火,尤其是秋闱刚结束的那段时间,有能力的学子都要买上一张票看上一回,无论是《西游记》还是《聊斋》,都为人所津津乐道。
就连巡回演出的那个话剧社除去成本,一年净利润十万两,金额十分可观。
“上回说的十几个退伍士兵到乾京了,我带你过去看看,安排一下他们的。”谢长惟给林一一披上大麾,“顶多一个时辰,不会占用很长时间的,回来了我和你们一起去剧院。”
说完两人就去了军营,说是十几个退伍士兵,实际人数是报上来的三倍,都是孤人一身在这世间的。
乾京留下了二十人,剩下的二十人在征得他们的意见以后会被林一一带到南阳郡去,屠夫到哪里都不嫌少的!
第252章 乾南大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