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规模制盐怕会引起有心之士的抹黑。
要想这件事有条不紊的办起来,用朝堂上的大臣恐怕很难达成目的,用人还要思量。
夜昏暗,烛光亮。
皇上和林丞相商量了很久才把人选定下,一个是林丞相的二儿子林俊逸,另一个是皇后的亲弟弟苏建臣。
这两人因为甚少在外人面前露面,就算悄悄离京也不会被人猜忌。
让他们领着皇上的令牌去办,身份足够,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忠臣之子进入朝堂,注入全新的力量。
已经恢复大半的林俊逸听到自己要为皇上做事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年少时报效祖国的梦想在经历绝望以后居然还能实现,老天不负他啊。
于是林俊逸对待复检一事更加上心,十二个时辰里恨不得掰成二十四个时辰来用,想快快恢复身体去办差。
勋贵世家自然不知道皇上做的这些事,他们此刻已经焦头烂额了。
在他们看来,皇上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是顺心,这两年大乾鲜少有天灾,两年前又听了谢长惟的建议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减免三年赋税,百姓日子苦但好歹能吃上饭。
再加上他有远见,扶持寒门学子,不过分抑制商业发展,因此林一一穿来以后做的那些生意他也没反对,同时鼓励商户子女也参与科考,有一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味在,这样商户们看到了未来的曙光,更加卖力的发展商业从而惠及了农民,也进一步提升了商户的社会地位。
世家大族的地位变得不那么不可撼动,他手中可用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最近他连做梦都勾着嘴角。
都说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次皇上的举动威胁一些人的地位,那些人愤怒却无能为力,连徐家旁支皇上说抄就抄,吏部尚书还不是一个字都不敢说,胳膊拗不过大腿,气压在心里悄悄生。
谢长惟掌握了国家的兵权,林一一打造的商业板块已经逐渐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皇上大刀阔斧的砍了一些世家子弟的头,抄了几个勋贵的家,偏偏理由都在站为国为民的道德制高点,让他们想求情都没办法。
皇上与世家互相牵制的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皇帝站在了优势的那一方,这是他们万万不想看到的。
如果他们不放抗,拱手让利,咽不下这口气;如果反抗后又失败了,很可能被冠上谋逆的罪名,连诛九族,无论哪个选择都不是最优解。
一群人围坐着紧皱眉头,安国公摆了两次手就离开了。他们家是纯臣,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先皇赐予的,即便皇上要,他们只会收拾好东西亲自抬着送给皇上。
当然,他知道皇上是个知轻重的人,陈一敬和谢长惟还有一层关系,即便要找人开刀安国公府也不会有事,他又何必摊这趟浑水。
一些人见安国公走了,自己也就告辞了,他们虽有些产业,但也是清清白白的,若是要查,他们也站得住脚,不跟着这群贼子胡闹。
吏部尚书等人气得脸都绿了,却束手无策,又埋头思索起对策来。
第124章 头秃的皇上[2/2页]